2016-2017中國郵輪白皮書在滬發布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郵輪報告》編委會主任鄭煒航先生為大會致辭。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逸峰報道:由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主辦的2017上海郵輪遊艇旅遊節22日在上海北外灘濱江開幕。在開幕式上,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上海海事大學亞洲郵輪學院、中國港口協會郵輪遊艇碼頭分會聯合出品的《2016-2017中國郵輪發展報告》(以下簡稱《郵輪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郵輪報告》已連續出版發布八本,被譽為中國郵輪白皮書。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市場,上海已經成為亞洲最大郵輪港口城市。
《郵輪報告》共分為7章,分別介紹了全球郵輪產業總體發展狀況、中國郵輪旅遊市場發展狀況、中國郵輪港口發展狀況、中國郵輪產業創新透視、中國郵輪產業政策掃描、中國郵輪產業鏈構建與推進、中國郵輪產業發展趨勢等內容。據統計:2016年我國11大郵輪港(大連、天津、青島、煙台、上海、舟山、廈門、深圳、廣州、海口、三亞)共接待郵輪1010艘次(同比增長61%),郵輪旅客出入境4567370人次(同比增長84%);共接待母港郵輪927艘次(同比增長72%),訪問港郵輪83艘次(同比下降8%);以中國遊客為主的母港艘次出入境4289780人次(同比增長93%),以境外為主的訪問港艘次出入境277590人次(同比增長8%)。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客源市場,上海已經成為亞洲最大郵輪港口城市。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全國郵輪發展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郵輪報告》編委會主任鄭煒航先生認為,盡管中國郵輪旅遊市場被普遍看好、郵輪碼頭建設熱情不減、郵輪旅遊人數年年刷新高、郵輪訂單在中國船廠開始落地、船舶供應政策有望突破等利好消息頻出,但如何使郵輪經濟確實惠及各個相關方,將是行業未來關注的焦點。2017年起是中國郵輪發展的黃金十年,在這個發展的拐點,如何解決郵輪市場無序競爭、郵輪旅遊品質下降等問題,他在《郵輪報告》序言中提出了加強對“郵輪是目的地”理念的推廣、拓展東北亞東南亞郵輪航線、進一步調整和完善郵輪包船模式、擴大郵輪的分銷渠道、實行郵輪早鳥計劃等8項建議。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CCYIA)副秘書長、上海海事大學亞洲郵輪學院理事會秘書長、《郵輪報告》主編程爵浩博士在發布會上提出:過去的十年(2006-2016),中國市場完成了郵輪旅遊這一新業態的順利引入和培育,充分展示了中國旅遊強勁的消費力量,尤其是中國郵輪產業具有的巨大的全球戰略影響力;中國郵輪的第二個十年,將是本土郵輪成長、航線產品優化、市場縱深拓展和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經濟影響深化的十年。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中國郵輪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在於練好市場服務內功、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促進本土郵輪經濟發展。總體上看,中國郵輪將從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第一個十年轉入本土郵輪產業創新發展的第二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