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全國和國際區域知名的郵輪旅游目的地,郵輪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前列。”這是我省旅游業“十三五”規划對發展郵輪旅游設定的總體目標。“郵輪旅游作為海洋旅游的新興業態,也是旅游發展中的新動能,符合當前我國發展方式轉型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時代要求。”省旅游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我省注重對郵輪旅游等新業態的支持,取得良好發展。以省內郵輪發展領先的青島為例,今年上半年,青島國際郵輪母港累計接待已達50個郵輪航次,同比增長72.4%;接待郵輪游客約為5.3萬人次,同比增長151.8%。進入2017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郵輪市場,繼一線城市後,青島等二三線城市的郵輪消費熱潮正逐步到來。
郵輪產業可带動多方發展
郵輪經濟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旅游消費的經濟。目前,國內已有企業着手自主研發大型郵輪,作為高端制造,郵輪建造带動了眾多相關產業的發展。郵輪產業橫跨制造業、航運業、休閑服務業,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集群,規模經濟特征顯著。從價值鏈看,郵輪制造和郵輪運營環節具有較高的附加值,郵輪港口及配套服務是郵輪旅游的支撐和後台。
郵輪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郵輪設計與制造環節;中游是郵輪船只的航行及運營環節;下游是郵輪港口及配套增值服務,包括碼頭、交通、通訊、旅行社、商場、物流服務、商務設施及陸地觀光等服務。
由于郵輪經濟是一個典型的跨產業經濟,從市場主體上,需要多行業企業的上下游結合、上下游聯動,需要金融產業的大力介入和支持。“從政府引導上,我們將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建立本省跨部門、跨職能協調協作的工作推動機制推動郵輪經濟全面發展。”省旅游發展委相關負責人說。“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將着力把青島郵輪母港打造成為集郵輪、旅游、金融、商貿、餐飲、物流等于一體的國際郵輪母港城。
低價競爭搶客源不可取
有媒體報道,6月24日上海出發經停長崎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4晚5天最低報價每人2000元;7月3日上海出發經停福岡的歌詩達賽琳娜號,4晚5天最低報價每人2299元……在多數旅游線路價格水漲船高的暑期出游旺季,郵輪線路“白菜價”不時出現。
這些低價之後,對應的是郵輪餐飲質量的下降、表演節目的縮水、岸上游以購物店為主等一系列問題,價低質次成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大困境。而在市場作用下,低價競爭也成為一種危機。
有業內人士指出,低價戰似乎與目前包船模式有關。包船模式具有規模效應,對應的是較低的采購成本,旅行社往往需要面臨巨大的風險。一旦船票不能及時售出,就有虧損的可能。旅行社為了挽回損失,他們開始低價甩賣之前買斷的艙位,逐漸形成低價戰格局。
“低價競爭下,利益受損的包括游客、旅行社、郵輪企業等,最後殃及整個郵輪產業。”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認為,郵輪產業鏈條中,旅行社自身需要反思,並科學調整營銷方案,供需得當,自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長遠發展還需打造精品航線
“歐羅巴”號、“世鵬旅居者”號、“諾唯真喜悅”號等郵輪相繼造訪青島郵輪母港。作為一個年輕的郵輪港,青島國際郵輪港在港口建設和市場佔有率方面都體現了明顯的競爭優勢,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郵輪港口。為滿足游客出游需求,青島郵輪母港先後與皇家加勒比、嘉年華、地中海等郵輪公司合作運營十余條航線,不斷加大從青島郵輪母港始發的郵輪航次密度。
郵輪本身就是目的地,這是郵輪旅游與其他旅行方式的一大不同。目前,國人選擇郵輪出游,一方面看郵輪本身的品質,另一方面是看線路。以青島郵輪母港為例,當前大部分出游航線通常為5天4晚的短途航線,可選擇性並不是特別多。很多游客體驗過一次後,較少再當“回頭客”。
“郵輪旅游要想長遠發展,這些企業必須設法豐富郵輪目的地,延長游客在郵輪上的時間;而對一些在母港體驗過郵輪行程的老顧客,可以拓展其海外長線航程。”公主郵輪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王萍認為。
未來,我省將在沿海形成以青島、煙台郵輪始發港為引領,威海、日照等訪問港為補充的港口布局,構建能力充分、功能健全、服務優質、安全便捷的郵輪港口體系,打造一批適合國內外游客旅游消費特點、國際知名的精品郵輪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