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盛芳齡、黃裕勇報道: 全國第一次大規模集中反映僑胞歷史貢獻的文史資料,《五邑僑胞耀中華——江門市華僑華人、港澳台胞“三親”史料》在廣州舉辦的南國書香節上舉行了出版座談會暨首發式。該叢書收錄和保存了江門華僑華人為民族獨立、祖國發展、家鄉建設做貢獻的珍貴的史料,是全國首套大規模集中反映僑胞歷史貢獻的史料書籍。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卞晉平,中國僑聯副主席王榮寶,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梁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雷于藍,廣州市原市長黎子流,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理論政策研究部主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巫秋玉,人民出版社圖典分社社長侯俊智、副編審吳繼平,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姚恒尹,省僑辦党組副書記、巡視員林琳,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劉小毅,江門市政協主席周偉萬,江門市委副書記胡鈦等領導,以及中國致公党創始人——司徒美堂先生的孫女司徒月桂女士等傳主代表、五邑鄉親代表、新生代華僑華人代表近200人出席了出版座談會,並一同見證了首發式。
《五邑僑胞耀中華》是由廣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與江門市政協聯合征集出版,收錄和保存了江門華僑華人為民族獨立、祖國發展、家鄉建設做貢獻的珍貴的史料,是全國首套大規模集中反映僑胞歷史貢獻的史料書籍。全書共4卷,409篇,230萬字,照片730多張,按人物的主要事跡等分為“僑領風范”、“革命志士”、“抗戰忠魂”、“造福桑梓”、“實業報國”、“科技精英”、“桃李春風”、“文化傳燈”、“德藝雙馨”、“異域星輝”等10大類。書中所收錄人物的時間范圍,是從辛亥革命前後直到現在。
江門市市委副書記胡鈦在出版座談會暨首發式上致歡迎辭時表示,江門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有海內海外“兩個江門”的美譽。《五邑僑胞耀中華》的正式出版,集中反映五邑海外僑胞愛國愛鄉歷史貢獻的正式出版,進一步豐富華僑文化,弘揚華僑精神,講好五邑‘僑故事’;可以進一步增強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感情聯系,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可以進一步激發華僑華人特別是新生代華僑華人關心和建設祖國的熱情,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胡鈦說。
編委會顧問、全國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卞晉平認為,《五邑僑胞耀中華》的成功出版,宣傳僑胞事跡、弘揚華僑精神的新途徑,為新生代僑胞樹立眾多典型和榜樣,有助于凝聚僑心、聯絡僑情,充分體現了廣東“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傳主親屬代表、司徒美堂先生的孫女司徒月桂女士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著名僑領司徒美堂先生愛國護國情懷對後輩的影響,讓與會者直接地感受到老一輩華僑的赤子情懷。
編委會主任、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梁偉發在講話中則表示,《五邑僑胞耀中華》的征集出版,符合國家“一带一路”倡議的要求,出版工作體現了“起點高、力度大,規格高、范圍大,效率高、標准嚴”三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