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娜、王曉蕾報道:五月鵬城,文博大觀。12日上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民間藝術展系列活動在寶安上演,寶安區攜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以及國內民間藝術代表性城市,拿出自己民間藝術精品,進行集中展示,融合多元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精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搭建起了文化的紐帶和橋梁。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周燕屏,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程揚,廣東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丘克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麗娜,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金海,廣東省美協副主席、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梁宇,中共寶安區委書記黃敏,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盛華,區委常委、區委區府辦主任蔡英權,區大人常委會副主任毛伍元,區政協副主席何家鴻,以及來自廣州、佛山、肇慶、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深圳等9個大灣區城市的文聯、民協領導,香港、澳門在內11個城市的參展藝術家和特邀專家共享這場藝術氛圍濃厚的視覺盛宴。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民間藝術精品亮相
據了解,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民間藝術展系列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文聯、深圳市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廣東省民協、深圳市文聯、寶安區委區政府主辦。活動於5月12日開幕持續至22日,設主展館寶安中心區圖書館,分展館福永鳳凰藝展中心。
在主展場,共展出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120餘位民間藝術家近210餘件民間藝術精品,包含了雕刻、陶瓷、刺繡等二十餘個民間藝術門類。琳琅滿目,蔚為大觀。如廣州的骨雕、木雕、玉雕、廣彩、廣繡;深圳的銅雕、香港的廣彩、澳門的猛獁牙雕、珠海的微寫陶瓷、佛山的石灣公仔、惠州的陶瓷、東莞的紮作、中山的紅木家具、江門茅龍筆、肇慶的端硯以及寶安的棉塑等。在分展場,展出了陝西寶雞民間藝術、景德鎮陶瓷、宜興壺藝等內地代表性城市民間藝術展品,並通過展覽展示等多種形式與市民互動,讓民間文化得到傳承與發展。
活動邀請了包括國家級、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廣東省民間藝術大師等民間藝術家60餘人,參展品類涵蓋廣東省工藝的主要類別。活動期間還將舉行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民間藝術研討會,倡議成立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促進會” 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與嶺南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同時,還將組織藝術家代表到分展館參觀交流,藝術家互動展演以及系列主題沙龍活動。
在第十三屆文博會之際,作為“東道主”,寶安這次攜手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進行民間藝術展示,既是展示寶安本土文化特色的有利契機,也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了解的一個重要平台,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民間藝術展的舉辦,也標志著寶安以民間藝術為切入口,在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昨日開幕式上,寶安區委書記黃敏在致辭中表示,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此次乘第十三屆文博會的東風,精心策劃舉辦“民間藝術展”活動,就是在保護和發揚民間文化方面進行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嶺南文化藝術熠熠生輝
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周燕屏表示,民間藝術伴隨我們走過幾千年曆史,是中華民族固有的、最基本和最樸實的文化基因,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隨著中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演變,民間藝術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和標志,融彙進國人的身心之中。當前,民間藝術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廣東是嶺南文化發源地,這裏不僅有中華民族傳統農耕文明,也有廣闊多元的海洋文化,還有豐富繁盛的百越文化,這些悠久的印跡交融在一起,構成獨特的嶺南文化。千百年來,嶺南文化在廣東大地上生根發芽,綿延衍變,最終形成今天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三大民系文化,種類豐富的民間藝術展品充分展現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風貌。
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梁宇在致辭中稱,民間藝術是帶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的藝術種類,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獨特文化底蘊的藝術門類。深圳特區成立以來,經濟發展一日千裏,各方人才彙聚一堂,深圳的文藝事業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如今,文藝活動點面結合、廣泛開展,文藝交流蓬勃活躍,廣大的文藝家們也以優秀的文藝作品,溫暖這座城市,謳歌著這片熱土。梁宇希望,通過本次活動集結民間藝術精品,獲取靈感、汲取養分,建立友誼並增強文化認同,用文化推動經濟新常態發展。
為粵港澳大灣區增色添彩
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寶安區擁有豐厚的嶺南文化和曆史人文資源,積極響應、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部署,並與“一帶一路”戰略協同前進,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灣區名城。山高海闊,任重道遠。寶安區將通過灣區城市群民間藝術品的展示,獲取靈感、汲取養分,增強文化認同,共同探討民間藝術如何更好為粵港澳大灣區服務。正如周燕屏所言,要圍繞“民間藝術”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大主題,不斷加強各城市之間資源共享和民間文藝人才的培養,也定將促進民間藝術事業發展,提升新常態下城市發展的內涵,實現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一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