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由一個農民創客的“梅山文化”夢所想到的

2017-04-05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學偉報道:“梅山文化古色古香,甚至有些土裏土氣,我是農民,我熱愛梅山文化”,說這話的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梅山文化園董事長張青娥。

  筆者近日來到這個“土裏土氣卻無比神奇”的梅山文化園。為之震撼的不僅僅是梅山文化的神奇,更為這個保護傳承梅山文化的農民“鍾愛文化”的精神所感動。

  一、再造梅山文化的“活化石”

  據《宋史·梅山蠻傳》記載:上中下梅山峒蠻,其地千裏,主要泛指資江流域,土地面積近5萬平方公裏,包括新化、安化、隆回,以及桃江縣、漵浦縣等縣市,冷水江市、漣源市等部分地區,又稱大梅山。這裏是蚩尤部落發祥地,留存著蚩尤部族及其嫡裔苗、瑤古族眾多珍貴遺跡和傳說。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安化梅山文化園,是根據古代梅山地區的曆史、文化、人物、藝術、民俗、生活習俗,收集、整整古代梅山山民生活方式的物品與故事,從而物化梅山文化,使之成為了集梅山文化研究、文物保護、旅遊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的文化生態公園,堪稱梅山文化的“活化石”,對於人們認識梅山文化,很有曆史價值和現實價值。

  二、從“翻鬥車”到文化園的變遷

  談到梅山文化,就不得不談視梅山文化園如自己生命的張青娥。20年前,剛剛結婚的她便和丈夫買了一台小手扶,先是在縣裏跑運輸,隨後又四處借款,將一台舊東風牌卡車改裝成了“翻鬥車”。當年就是開著這輛“翻鬥車”,夫妻倆一路南下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省“掏金”,因為勤奮誠實,隨後由安化開著“翻鬥車”南下加盟的車,由一輛到十輛,最後多達百輛,於是就有了“百輛東風下廣東”的故事。風裏來雨裏去,到2003年,夫婦倆覺得家鄉文化底蘊那么深厚,生態環境那么優美,但父老還很貧窮。於是,夫妻倆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追尋“梅山文化園”的夢想。先是與鄉親們簽訂了2600畝荒山的合同,承包期為30年。夫妻倆住進杉木棚,如今己造林1600畝,家鄉的山頭全部綠化。

  接下來,在湖南大學陳飛虎教授的支持下,夫妻倆正式籌建 “梅山文化生態園”,誓言將再現梅山古峒國。於是,拓寬上山公路,架設高壓線路、建土炮樓、烽火台、古戲台、釣魚台(水壩)、水碾房、油柞房、獵槍、火銃、弓箭、風火山牆式建築、野豬林、茶館、客棧、筒車(水車)、武術館、巫術館、梅山曆史博物館、梅山古典文化講習室等80多處景點及風火山牆式賓館(接待樓)、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應運而生。

  三、“文化園”路還很遙遠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要運用傳統文化治國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健康發展。梅山文化園己初具“雛形”,對此,全國人大代表、農民企業家張青娥可謂己傾注了全部心血,旅客也日益增長。但梅山文化園在科學規劃、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確還有漫長的路需要走。

  一個農民創客,在保護傳統文化投入的資金之多(己經突破了一個億),曆程之久(長達13年之久),這種堅持與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記者深切的感受到,這對夫妻在做的己經不是在做企業,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複興的事業,也在承擔著本應該是國家和政府的事情與責任。無論是做文化,還是在履行一個全國人大代表的責任,她沒有拿任何國家補助。如果沒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做到這一點,那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她愛梅山文化,因為她是梅山文化的傳人,可以說,她是一個永不言敗的農民文化傳承人的代表。為了文化傳承,她花掉在外打拼十七年的所有積蓄。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記者問她,你是一個新型型業農民嗎?她回答說,我要力爭做好一個新型職業農民,來順應時代發展,做完做好這個事業來回報社會以謝關心與支持過梅山文化園發展的人。對此,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說過,文化遺產事業是全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強化政府主導、動員社會參與、民眾共享共建,繼續拓展社會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渠道,研究制定發揮人民主體作用的政策措施,調動廣大民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動員億萬群眾共同保護這份豐富的資源;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立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管理體制、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努力形成既切合國情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文化遺產事業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