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學偉報道:關於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通常在人們心目中,優秀學生無疑是“出彩”的,於是各大名校時常展開“爭搶狀元生之戰”。而所謂的“劣等生”卻有被“遺忘”的“失落”。近日筆者在長沙發現了一所專招“不聽話”,被人們稱之為“劣等生”的中南藝術學校。
一、信任是一種力量
這所學校教育“劣等生”的第一把“鑰匙”是“信任每個學生”。學校辦了一所無人管理的“道德超市”,“道德超市”的誠信指數表顯示,從每月虧損近九千到盈利幾百元。這樣的變化不僅僅是虧盈的變化,而是學生人格價值的提升。那么,為什么不將超市當做經營場所,而將其視為學生的德育“課堂”呢?該校校長黃平表示,要讓學生成才就要先成人,而信任是一種力量,是幫助這些孩子們成才的起點。招錄優秀學生的名校固然可敬,但招錄“沒學校要的劣等生”,並使之日益優勢的學校,其實“最可愛”。這所學校有太多的讓學生和家長都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故事。從信任到欣賞,從月月通家書到學校家庭共育,從要你學到我要學……一把又一把的鑰匙激活了學生的潛能。學校“教藝”,更“教學生做人”,學校除了招錄“劣等生”,還招錄武陵山國家扶貧片區的“貧困生”(每位學生完成三年學業,學校補貼學費三萬六千元)並確保學生到萬嬰教育集團任教(由原來的捐款扶貧到教育扶貧,其實就是“精准”的智力扶貧。這樣的教育使來學校學習的“劣等生”,更使每個貧困生都能感受到人生的“出彩”。
二、“出彩”讓學生家長都“熱淚盈眶”
“美麗的娘親,沒有我在您的身邊,您近來可好?”這是常德女孩周欣怡家書的開場白,俏皮中透出一份溫馨。信中她還細心的叮囑媽媽,閱讀時要控制好情緒,可別感動地哭出來,(其實寫信的她在流淚,讀信的媽也在流淚)“我知道,我一直都不是個聽話的孩子,經常讓您操碎了心,在所有親戚和老師對我失望徹底時,您卻沒有理會他們,反而是護短地說,我相信周欣怡會有出息的!千言萬語都表達不了我對您的感激之情,媽媽,我愛您!”
在一次學校舉辦的學生才藝表演大賽時,當同學們在盡情表演時,突然發現自己的爸媽在為自己鼓掌,頓時表演廳“哭成了片”。爸媽為孩子的“出彩”而“哭”,兒女為爸媽對自己的認可而哭。
學校為什么要如此重視親情?校方的回答引人深思:讓學生愛父母、愛親人,他才能愛工作,愛社會,才能真正的成為有用之才。記者去過“北影”,也去過“上戲”,的確,那裏的學生讓我欣賞,而中南藝校更讓人感動。周欣怡是一位“雙單親”女孩,一個曾經敢於在街頭打“群架”的美女,如今成了這所學校的宣傳部長。
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國務院還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可見,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黨和政府發出的號令。對此,承擔教育大業的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可謂責無旁貸。因此,在名校“爭搶優等生”時,千萬別忘了“劣等生”,更別忘了“貧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