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加快华龙一号批量建设 确保国家减排目标

2017-03-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姚志东报道: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在过去几年三次提案推动华龙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再次与其他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加快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批量建设,确保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提案,推动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发展。据悉,贺禹建议我国后续核电项目优先考虑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技术,尽快启动华龙一号堆型批量建设,从今年起到2020年每年核准开工建设4-6台华龙机组,保持平稳有序发展。

  核电亟需重回可持续发展轨道

  2016年11月,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纲领性文件--《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庄严承诺,提出"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的减排目标。但中国2016年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高达71.6%,而风电、太阳能、核电的发电量占比仅8.68%,能源供给侧结构极不合理,这也导致环保问题日益突出,雾霾持续困扰中国大部分地区。

  "据权威机构测算,为实现我国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到2030年我国运行核电规模需要达到1.5亿千瓦。"贺禹分析说,在考虑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203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在55亿吨标煤。从能源供给侧结构来看,预计到2030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极限均为4亿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17%、4%、2.74%、1.27%。"如果要实现20%的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2030年核电占届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5%左右才能有效支撑。"

  "华龙一号"已具备批量化建设条件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核电技术要逐步向自主三代集中。"按此要求,华龙一号技术是当前现实可行的选择"。贺禹表示,华龙一号国内示范项目已经开工,目前正在英国进行全球公认最严苛的通用设计审查(GDA),GDA通过后将在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上得到应用,具备了批量建设的条件。

  贺禹认为,华龙一号具备四大优势:安全性符合要求,技术相对成熟可靠,产业配套能力强,并且经济具有竞争力。

  首先,华龙一号采用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各项技术指标全面满足我国最新核安全法规要求和国际、国内最高安全标准。

  其次,华龙一号技术相对成熟可靠。

  在产业配套方面,由于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不存在受制于外方的关键技术和设备,首台机组国产化率即可达到85%,国内现有的产能和资源可以支撑年开工10-12台华龙机组。据贺禹介绍,目前国内4台在建华龙一号机组质量、进度总体可控,其中首堆已开始穹顶总装,主体工程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

  在经济性方面,得益于既有技术和工程经验的继承性以及较高的国产化率,华龙一号建造成本与全球主流三代核电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竞争力。

  贺禹建议,"我国后续核电项目优先考虑采用自主三代技术,尽快启动华龙一号堆型批量建设,从今年起到2020年,每年核准开工建设4-6台华龙机组,保持平稳有序发展。2020年以后实现以自主三代为主发展,确保到2030年核电投产规模达到1.5亿千瓦以上,支撑国家实现减排承诺。"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