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田琴、李昌傑報導:不離繁華能獲山林之怡,正是城市園林綠化的妙處。在市園林管理局的精心妝點、改造下,市區兩條門戶廊道僅用4個多月時間就呈現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綠洲景象,車行其間,如在畫卷中。
動車站前 敲掉水泥鋪上泥 站前廣場添綠意
人流量眾多的泉州動車站是我市對外展示的一個視窗。如今,旅客們一走出動車站,就能看到站前廣場較為開闊的綠地和不遠處通暢的道路兩旁栽種的許多開花喬灌木。在今年7月份前,站前廣場的幾塊綠地處還是水泥平臺呢。市園林管理局施工隊將平臺的水泥、瀝青破除,鋪上厚厚的耕作土層,做了堆坡造型,再合理搭配地被、喬灌木,廣場頓時變得綠意盎然。
在此次生態景觀提升工程中,作為城市北大門的站前南北大道、江濱北路金潘段以及東大門的鶴山路、安吉路、山海路等道路,其路側、中分帶和邊分帶共增種了2.77萬株以開花植物為主的喬灌木,有粉色的宮粉紫荊和櫻花木棉、紅色的洋紅風鈴木、藍紫色的藍花楹、白的南洋楹等,使一條條道路變得季季有花,營造了層次豐富、縱深感強的綠化景觀。
桃花山畔 挖出巨石都是寶 邊坡改造塑新景
安吉路與山海路交叉口的桃花山邊坡景觀是門戶廊道一處耀眼的點綴。該邊坡綠草如毯,緩緩而上,人工堆成的山包連綿起伏,遠處的桃花山更是景色蔥翠。綠毯之上,或坐或倚或半埋著一塊塊形態各異的風景石。最顯眼的還是13棵高大喬木。有樹幹得兩人才能合抱的茂密香樟樹,有從根部5個枝頭勻稱直上的多頭香樟,有樹樁酷似一張寬大沙發座的秋楓樁,還有樹形優美的高大秋楓……這些樹木均為欣賞價值不低的特選樹,棵棵紮根2米深,將邊坡景觀裝點得大氣、耐看。
該邊坡景觀的造就並不容易。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接手任務後的市園林管理局工作人員黃葆春天天撲在工地上,指導施工隊整理地形、做堆坡造型。邊坡原是雜地,在地形整理中,施工隊挖出了10塊大石頭,這讓他十分興奮,“山、林、石組合,是絕佳的中國山水盆景傳統藝術形式。借鑒該藝術形式,我們設計重點突顯桃花山原有山林景觀,體現縱深感觀的視覺效果,再以疏林草地作為主要造景方式,結合原有地貌的大景石,點綴特選樹、鋪植草坪,形成簡潔大氣的生態景觀效果。”
整體思路確定後,為做好景觀,黃葆春不斷變換角度,遠看、近觀、俯視、正看該邊坡,回到辦公室、家中,還一個勁地翻看手機拍到的照片,不停地構思。經過2個多月的奮戰,邊坡景觀美麗呈現。而為了不影響交通,專案的土方運輸、樹木移植等施工都在夜間進行,通宵是常態。
“改造後,整個環境的景觀變靚很多!每天進出,看到這片綠意,心情都變美了!”住在桃花山上的台商王世銘贊道。重建設,還要重養護。目前,市園林管理局持續加強園林綠化的養護工作,扶正部分受颱風影響倒伏的林木,讓不斷增加的綠量最大限度地灑下蔭涼、扮靚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