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盧偉報道:11月4日,記者了解到,隨著科研、生活和營商環境的全面升級,開放型創新體系的日益完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三鏈融合”的不斷推進,軌道交通為骨干半小時交通圈的逐步成型,大亞灣正向著融入以深圳為依托的世界級創新產業帶進發,“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正為大亞灣主動對標深圳創新發展大潮提供了廣闊平臺。
根據規劃,“‘1+N’創新產業集聚區”位于大亞灣西區,是大亞灣區直接與深圳接壤的區域,也是大亞灣區對接深圳東進的橋頭堡,總規劃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中“1”指新興產業園區,總面積約146萬平方米,產業發展方向包括新材料、物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生命健康等。
大亞灣區招商局局長李少蕓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臨深片區“1+N”創新產業集聚區已引進項目4宗,總投資約20.5億元;意向投資該區項目22宗,總投資約111.7億元,其中重點跟進的項目7宗,總投資約24.2億元。
2015年,“‘1+N’創新產業集聚區”所在的大亞灣西區有規模以上企業79家,其中汽車企業8家、電子信息企業45家、其他企業26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27.9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1.3%,其中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快速增長,成為西區兩大主導產業。
實施高端人才“菜單式”引進
據介紹,大亞灣對擁有核心技術的高端人才,一次性給予20萬元工作經費和每月享受3000元人才津貼。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免租金入住人才公寓,對租房居住的其他高層次人才給予每月1000元租房補貼,對在該區工作并已辦理落戶手續的高層次人才給予最高10萬元的住房補貼。定期組織創新科研團隊評審,對經評審認定的具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的創新科研團隊最高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工作經費資助;優先支持區內創新團隊參加市級以上創新團隊評選,對獲得上級財政資金支持的團隊,按獲得市級資助金額50%給予一次性配套扶持。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各類優秀人才,可參評科技進步獎、突出貢獻獎等評選活動,當選者最高可獲100萬元獎勵。
為了實現廣納天下英才的目的,大亞灣創新引才機制,完善產業引才、柔性引才等多種引才方式,實施高端人才“菜單式”引進,并積極解決人才的居住問題、小孩入學問題等,讓人才創新創業沒有后顧之憂。
依托大項目延伸新興產業鏈
為了加快創新驅動發展,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大亞灣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建設,制訂完善了“1+7+N”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其中《大亞灣區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創新創業、轉型升級明確了方向、目標、路徑和措施,同時出臺了高等級研發平臺建設工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科技企業孵化體系建設工程、重大科技創新專項工程、創新成果產業化工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構建工程、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與培育工程等“七大工程”實施方案以及《大亞灣區關于促進創客發展扶持辦法》等一攬子政策。
高起點規劃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同城化
交通一體化是實現對接發展、融合發展、同城發展的重要保障。大亞灣區充分利用緊臨深圳的地緣優勢,在城市空間規劃、市政基礎設施等方面積極對標深圳。目前已建成有三條道路與深圳對接,包括:石化大道西(接深圳錦繡東路)、龍海二路西(接深圳丹梓東路)、西南大道(接深圳蘭竹東路)。同時,積極推進與深圳16號線、19號線等軌道交通,深圳外環高速、南坪快線等高快速路,以及城市干道和輔道支道的互聯互通。
大亞灣區住建局副局長張陸訊表示,著力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和城市品位,也是增強迎接深圳產業、聚集創新要素的吸引力,為此,大亞灣區在社會治安、民生保障、聯合執法以及環境資源保護等方面,主動加強與深圳對接,實現共建共享,“可以這么說,未來在大亞灣無論是投資創業,還是生活居住,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幾乎與深圳無異,大亞灣的土地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無疑得到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