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王娜報道:昨日,寶安區召開六屆一次党代會,大會主要聽取和審議了五屆區委的報告,審議五屆區紀委的工作報告(書面),選舉中共深圳市寶安區第六屆委員會和中共深圳市寶安區第六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寶安區委書記黃敏,在六屆一次党代會作報告,回顧總結了5年來的發展,並部署了未來五年工作任務。
據悉,“十二五”期間,寶安經濟年均增速達到11%,高于國家和省、市平均水平;經濟總量達2641億元,接近“十一五”末期的兩倍;兩稅總額達470億元,5年翻一番。今後5年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100億元以上,全社會研發支出佔GDP比重達4.0%,新增中小學學位6.68萬個,千人病床數達到3.0張,經濟總量、質量邁上新台階,民生保障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實現“十叁五”良好開局
據了解,寶安區六屆一次党代會報告歷時了近4個月的起草與修改,並多次征求民主党派、“兩代表一委員”的意見,具有“新、實、准”的特點。党代會報告立足寶安現階段的發展,總結提煉過去5年的經驗做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並從“濱海寶安、產業名城、活力之區”叁個方面,對未來五年的工作作系統部署。黃敏表示,過去的5年,是極不平凡的5年。寶安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迎接挑戰,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順利完成區五屆一次党代會和“十二五”規划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十叁五”良好開局。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十二五”期間,寶安經濟年均增速達到11%,高于國家和省、市平均水平;經濟總量達2641億元,接近“十一五”末期的兩倍;兩稅總額達470億元,5年翻一番。經濟質量效益實現再提升。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萬元GDP水耗、電耗累計下降40.7%和31.6%,每平方公里土地產出GDP增加3.03億元(達到6.66億元)。產業轉型升級駛上快車道。實施龍頭企業培育計划、上市企業倍增計划、園區企業集聚計划,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93家,是2012年的3.7倍,佔全市27%,6家世界500強企業、8家央企的投資項目落戶,10億級以上企業超過100家,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產值超過2800億元。居安思危,正視問題和挑戰,寶安從發展形勢看,依然面臨土地空間資源不足、教育醫療短板突出、城市安全基礎薄弱“叁大挑戰”。寶安是深圳的產業大區、經濟大區、人口大區,在深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歷史征程中勇擔使命,未來5年至關重要。
勇當“四個全面”先行區 全面建設濱海、產業、活力之區
據悉,未來5年,寶安樹立目標導向做強長板,以大前海區域“建設一流灣區名城”為契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獨特、產業基礎雄厚、自然資源豐富等優勢,以國際國內先進地區和城市為標杆,以國際空海雙港、灣區資源和重大產業項目為着力點和突破口,定標對標達標,進一步做強長板,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推動寶安各項事業向“國際水准、國內領先”邁進。
堅持把“濱海”作為寶安城市發展的靈魂,聚焦濱海城市個性、品位與風情塑造,以挖掘土地潛能、拓展空間資源為抓手,系統提升規划、建設、管理叁個環節,科學統籌空間、規模、產業叁大結構和生產、生活、生態叁大布局,規划建設布局合理、發展協調、管理科學、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化濱海城區。
以“兩中心一館”、國際空港和機場東空鐵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把大空港地區建設成為深圳輻射珠叁角的橋頭堡和戰略制高點;以“互聯網+”未來科技城、濱海文化公園和一批超級企業落戶為突破,融入“大前海區域”聯動發展戰略,打造輻射带動全省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濱海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