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旅游攻略

呼喚廬山新面目 舒展天下萬千悠

2016-10-18
来源:香港商報網

  呼喚廬山新面目 舒展天下萬千悠

  ——九江“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唱響“廬山天下悠”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劉正輝、郭美勤報道:曠代文豪蘇軾有千古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世人常常把廬山和變幻莫測的雲霧連在一起。作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江西第一山的廬山近日立下了“世界名山”的宏願,九江市不僅新設廬山市改變“一山多治”的體制沉屙,更在9月29日拋出“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旅遊創意和大廬山整體規劃“雙繡球”向全球征集,開啟了“廬山天下悠”的文化探索和開發征程,試圖“呼喚廬山新面目,舒展天下萬千悠”。

  加減乘除 “江西樣板”呼喚“廬山故事”

  經國務院批准,廬山市已於2016年5月30日正式成立。廬山設市具有裏程碑意義,預示著過去弊病叢生的“一山多治”局面宣告結束,也標志著廬山管理體制改革正式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更為大廬山的發展設定了嶄新的起點。

  江西省省委書記鹿心社功不可沒。早在2015年上饒婺源舉行的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時任省長的鹿心社表示,要推動景區體制改革,重點解決廬山、廬山西海、武功山等地行政分割的問題。江西省旅遊產值增幅強勁但總量偏小,5A級景區數量較多而旅遊總收入明顯靠後,其首要症結就在多頭管理。

  設立後的廬山市由省直轄,九江市代管,以原星子縣和廬山區牯嶺鎮為行政區域,人口26.79萬,面積734.1平方公裏,下轄10個鄉鎮,基本把涉及廬山山體的所有景區劃歸廬山市管理。九江市委書記楊偉東為此表示:“一個是千年古縣,一個是世界名山,體制的調整,既是資源的整合、空間的拓展,也是品牌的疊加、動能的激發。”

  這其實是應對當今“旅遊社會”的大考!考題是如何把傳統旅遊變成現代旅遊,把觀光旅遊變成全域旅遊,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把潛在優勢變成現實優勢?

  江西的做法是先減後加,先除後乘。減法是削減多頭管理為一家管理,理順了統一高效的管理體制;加法是聚集了人口、土地、景區等優勢元素,實現了品牌資源的價值疊加;除法是破除形成一體化發展空間的一切瓶頸和紛爭,激發了釋放潛力的創新引擎;乘法是形成龍頭引領整體呼應的乘數效應,打開了山城聯動、產業升級的大門。以此來謀劃1+1>2的效果,充分解放生產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改革的積極性,真正把改革紅利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動能,推進山、江、湖聯動,構建大廬山旅遊格局,在旅遊強省戰略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廬山從此走出曆史、走向市場,跳出封閉,跳向世界。體制改革率先破冰之後,山上將在“精”字上做文章,著力推行精致化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從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等方面精益求精、精雕細刻;山下突出“大”字文章,規劃先行,結合文化和資源打造新亮點、做好“大旅遊”。山上引領山下,山下支撐山上,山上山下可以串珠成鏈、串點成線,逐步構建起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營銷的“大廬山”旅遊格局。從這個意義上說,廬山設市還將為全省乃至全國景區管理創新尋找良方、探索新路和提供示范。比如同樣全國著名的黃果樹與峨眉山景區等也存在類似症結。

  同時,廬山設市更在優化布局做大九江。廬山的引領可以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利於形成九江城區經濟、廬山旅遊經濟的差異化發展,達到統籌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的目的,更著眼於長江經濟帶、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和昌九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九江經濟社會戰略空間布局,擴大城市體量,打造門戶城市,促進雙核發展,提升九江乃至江西在長江中遊和中部地區的競爭力。

  而廬山也只有在依托昌九一體化進程中推進旅遊發展升級,如“蛟龍入海”一般,才會擁有開創性的巨大出路。唯有加快融入九江,策應“昌九一體、龍頭昂起”戰略,實現與南昌、九江同步發展,才能更好地接收中心城市和門戶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才能更好地對接昌九一體化,才能融入全省發展升級的核心區域,才能為廬山旅遊發展彙聚更多的人氣和財氣,更好地在構建昌九大旅遊格局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把廬山打造成為南昌、九江城市後花園。

  廬山就這樣天命所歸地成為了一系列戰略創新體系的發動機。以廬山市為龍頭,首先將形成“一核一圈一帶”的產業布局,“一核”即以廬山牯嶺區域為核心,“一圈”即環廬山旅遊經濟圈,“一帶”即沿鄱陽湖旅遊經濟帶,助力構建“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旅遊經濟圈,全面推動九江旅遊全面轉型升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綠富美”並進的道路,推進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據了解,廬山市的森林覆蓋率達61.8%,牯嶺區域更達到90.1%,並力爭2017年廬山核心景區旅遊人次突破2000萬,旅遊總收入達到200億元。

  九江作為“全省綠色崛起的雙核之一”,廬山市乃至於九江市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講好中國的“廬山故事”,已經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了,而是賦予了實實在在的典范意義。首先,世界名山、世界知名山水文化名城和旅遊度假勝地的打造具有中部地區崛起的示范意義;其次,鄱陽湖旅遊經濟帶的構建具有大湖流域治理的示范意義;最後,廬山市設立後將要開展的一系列體制改革具有制度創新的的示范意義。而這三大示范特征正是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本質所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做好“江西樣板”,講好“廬山故事”,需要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需要有“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宏大胸懷,更需要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豁然貫通。

  起承轉合 “廬山天下悠”呼喚“文化之心”

  廬山又稱匡廬,古有“名山惟匡廬最著”之稱,不僅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一座集風景、避暑、文化、教育、宗教、政治、軍事、建築等多特征為一體的千古名山。其世界級的價值體現在,她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更是享譽世界的“人文聖山”。

  太多深厚的自然和文化積澱所延伸的各種構成元素並列雜陳,被稱之為“集大成”,卻反而拎不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根本特征。難怪宋代大詩人蘇軾寫到廬山雲霧時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歎。

  欲識真相與全貌,必須跳出廬山看廬山,必須超越狹隘和主觀,必須主動登高和望遠。“廬山天下悠”!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江西考察時,用一個“悠”字就提綱挈領地概括了廬山文化的精髓。總書記引述的這句話,並非隨意列舉的應景之說,也不是揭示廬山唯一的景觀特征,而是准確突出了眾多特征中最突出的個性特征,凝聚了其獨特的美學意蘊。為此,曆史悠久、人文悠深、生態悠美、意境悠遠、生活悠閑的“廬山天下悠”內涵橫空出世。

  曆史悠久,記載了廬山的美是悠久積澱的,是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千古名山,大山、大江、大湖交彙的磅礴氣勢,成就了一處參禪悟道、修齊治平、國是研商的交彙平台,這又是雄視天下之悠。

  人文悠深,展現了廬山的美是悠深莫測的,廬山集九大特征於一身的文化深厚內涵正是人文深厚的最好總結,營造了一個三家共存、五教同在、中西並蓄,多元合處的精神世界,這又是多元和諧之悠。

  生態悠美,詮釋了廬山的美又是悠美飄逸的,地質運動的造化築就江湖之間兀然拔立的廬山奇觀,16大自然景觀爭奇鬥豔,“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描繪了一幅寧靜超然的天然山水畫卷,這又是雄奇險秀之悠。

  意境悠遠,解讀了廬山的美是悠遠精深的,數千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萬篇詩詞千古流傳,承載了一方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極境勝地,這又是閑適恬淡之悠。

  生活悠閑,演繹了廬山的美還是悠閑舒適的,由傳統“夏都”到全季全域的休閑旅遊目的地,融彙了一座夢裏故鄉和人間天堂,這又是仁山樂水之悠。

  一個“悠”字為未來廬山旅遊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就像一個“秀”概括了三清山,一個“絕”概括了龍虎山一樣。同樣在江西的5A級景區,井岡山用一個“紅”字,明月山用一個“情”字。概括而論,各有其獨步天下的潛力和勢頭。山有神魂,地有宗主。此類畫龍點睛之筆就是發掘出了具體事物本體的本性所在。以人之修身來類比的話,可謂是找到了某個人的特定心性;以自然規律來類比的話,可謂是找到了某個事物自身運動發展的特殊規律。

  著眼旅遊產業來說,旅遊的區別度在於文化,旅遊文化的共同點就是“不同”。放在廬山來說,“悠”既是廬山的自我特質,同時又是外界的廣泛認知,這就是“不同”。但這種“不同”又具有廣泛的共性,這就所以需要在個性舒揚中來進一步豐富內涵,增益魅力,凸現價值,需要在“悠”這個最本質個性特征的基礎上找准一個核心價值,確定一個易於對外傳播、含納所有元素、彰顯與眾不同的“最大公約數”。如果說“悠”是廬山之“魂”,那么這個“最大公約數”就是廬山之“心”。“魂”是內在本有的、向內收斂的、不宜過度解釋的、需要高度概括的、個性卓越而獨立排他的,而“心”是外在傳播的、向外擴散的、可以深度解讀的、需要寬泛解說的、和諧共處而蘊含豐富的。同時,這個“魂”與“心”又是一體的,“魂”是文化本體,“心”是文化載體。

  廬山“集大成”的文化元素就如一串珍珠,需要一根金線連接起來成為項鏈。找一個例子來類比,同在江西的5A級景區宜春明月山,明月山以“情”為魂,“愛我,就帶我去明月山”人盡皆知,但落地傳播的文化載體卻是“月亮文化”,以月為媒,巧妙構建起“山月相融、泉月相映、禪月相通、農月相趣”的獨特文化格局,並創建“月亮情之旅”,把明月山從一座籍籍無名的大山變成了江西省旅遊業界公認的一匹黑馬。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的心迷了,他不懂廬山的心。更有甚者,清代一位學者為了探求其中奧秘,曾在廬山大天池整整觀看雲海一百天。而李白僅此—句“日照香爐生紫煙”,便寫盡了廬山的精氣神!廬山紫煙最好看,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一生從未到過廬山,而他的辭世絕筆畫卻是經數月勾勒渲染著色而成的巨幅《廬山圖》。而對人們的疑惑,大師回答說:“這張畫,畫的是我心中的廬山。”用心去找尋這顆“文化之心”,體用皆在“直指人心”。這顆天人合一的廬山“文化之心”,一定就根植於悠深山水間,綻放於悠然景色中,璀璨於悠久人文上,展現於悠閑生活裏。

  從各種資料顯示,很多有識之士也正在追尋這一文化載體的“真面目”。如有一位省城資深官員想以“夢幻”為解,言及圓夢是人們精神世界的終極追求,而廬山夢幻頻出的緣由,在於廬山是一片聚集山水精華的聖境,是一個釋放活生人本的舞台,是一處創造人文奇跡的高地,是一座書寫創意華章的殿堂。而“夢幻”理念落地於現實生活的設計則在休閑生活方式:上廬山休閑,在廬山圓夢。還有一位本土文人欲以“文脈之根”作答,坦言目前廬山還沒有形成真正吸引人的必須要去的影響力,認為廬山的真面目就是真正有吸引力的文化內涵。在他看來,廬山文化不是“小家碧玉”的文化,而應定位於“中華儒釋道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和重要的融合地”,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朝聖祈福之地。此二者皆可為一說。無論家國情懷,還是使命擔當,這份探索和寄托都是令人感佩的。

  廬山最不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舉世聞名的知名度,但最缺的就是一個廣泛深入人心的、集納各種獨特優勢、凸顯個性化和差異化、特色極度鮮明的具象文化載體,這個載體將使廬山旅遊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充分發揮集群效應,使之成為推動“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的重要引擎。旅遊在本質上說是一種精神消費,只有找到這顆“文化之心”,造夢師們才能給遊客們造一個面向未來、無限可能的夢,才能給插上資本翅膀的廬山旅遊產業升級提供商業轉化力的最佳載體和客戶體驗“活性化”的核心路徑,這也是當下全域旅遊轉型破題的關鍵。

  這似乎又與近年來制定的《大廬山旅遊發展規劃》有不謀而合之處。《規劃》對“大廬山”的發展現狀、發展定位、發展目標、發展布局、發展路徑、發展保障等方面進行了客觀分析和科學規劃,提出“國家人文發展綜合示范區、國家旅遊發展綜合示范區、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的總體定位。

  《規劃》認為,從國家未來發展趨勢和戰略格局出發,在我國中部地區需要的不是又增加一個經濟體,而是一個以文化號召力為核心,集人文複興、生態文明、經濟實力和國際性於一體的新型戰略高地;廬山,以國家人文發展綜合示范區的名義,區別於以往以經濟發展為主題的發展示范區,以民族文化振興為主題,在空間上以文化內核為中心,通過整合行政體系、交通網絡和產業紐帶,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為國家創造區域發展的全新路徑。

  縱橫捭闔 “世界名山”呼喚“王者回歸”

  廬山市設立以前,廬山“山上山下”、“山南山北”被行政體制分開,在開發、建設、管理上無法形成合力,與旅遊標准化、品牌國際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相去甚遠,廬山的發展速度明顯滯後於兄弟景區,排名位次後移,市場份額減少,就更加難談做大做強。

  有媒體稱,2015年,廬山在江西的旅遊“龍頭”地位首次旁落,被後起之秀的三清山超越。2015年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的財政總收入4.31億元,三清山風景區財政總收入是4.61億元,三清山比廬山的財政收入還多出3000萬。

  一幕往昔的《廬山戀》帶來了廬山20世紀80年代的旅遊黃金期,當代的“廬山天下悠”又將引領九江旅遊產業如何實現大蛙跳呢?這把鑰匙就是以廬山為龍頭全面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旅遊經濟圈。

  所謂“環廬山”, 就是以載體提升整體,讓景區景點要環廬山布局,旅遊通道要環廬山建設,產業鏈條要環廬山延伸,功能設施要環廬山配套,旅遊線路要環廬山設計。到2020年,廬山市將力爭山上景區走在全國山嶽型景區前列,山下景區基本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准。環廬山公路似一根紐帶,將濂溪區、九江縣、廬山市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有利於提升廬山旅遊的集散功能和輻射功能。預計明年年初試運行的近三公裏廬山交通索道又將使廬山與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八裏湖景區親密聯姻,而後者正以現代化生態新城區的“新九江”角色巍然崛起。同時,山腳下的廬山歸宗景區旅遊休閑度假綜合體等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這些也構成了“環廬山百裏休閑旅遊走廊”的一部分。新出爐的“環廬山”旅遊更提出,要以廬山市為核心,以潯陽區、濂溪區、八裏湖新區、九江經濟開發區、瑞昌市、九江縣、湖口縣、都昌縣、廬山西海風景區、永修縣、武寧縣、修水縣等為依托,打造全新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廬山的龍頭引領效應,正與周邊縣區的互動緊密相連。

  此外,廬山西海旅遊經濟帶、鄱陽湖旅遊經濟帶的打造付諸實踐。中信廬山西海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廬山國際養生度假區、華夏國際旅遊度假區、歸宗景區等重大旅遊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廬山旅遊產業集群、廬山西海旅遊產業集群、潯陽古城文化旅遊產業集群、星子旅遊產業集群、共青城旅遊產業集群等五大旅遊產業集群正向構建“山江湖城一體”的“大廬山”旅遊產業集群目標穩步邁進。此外,廬山“雲霧小鎮”的打造、環山公路改線工程的規劃啟動、溫泉健康小鎮的提升、廬山西海創5A景區的行動、彭澤桃紅嶺梅花鹿生態旅遊等規劃待建旅遊項目業已啟動。一個攬山入城、抱湖組團的“環廬山”旅遊框架已隱然成形,真正讓廬山旅遊“環起來”。

  所謂“大廬山”,就是以資本整合資源,放大廬山的發展空間和效益,跳出現有的廬山來發展廬山,把旅遊業打造成為實力產業、活力產業、金牌產業,並以旅遊業為撬動點和關節點,統籌做好各類資源的整合,加快推進各類產業的聯動,推動山上山下協調發展。用現代發展理念、用現代營銷手段提升人文、自然景觀價值,讓山下支撐山上,山上引領山下,把山下文章做出來,從山上、山下共同構築“大廬山”格局,推動山上山下、山南山北、景區城區聯動發展,進而帶動九江“兩圈兩帶”全域旅遊。

  廬山市將重點形成“一核一圈一帶”的產業布局,以廬山牯嶺區域為核心,打造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全國著名的5A級旅遊景區;使環廬山旅遊經濟圈輻射到南康鎮、海會鎮、白鹿鎮、溫泉鎮、星子鎮以及東林寺、西林寺、石門澗、剪刀峽、桃花源等,打造集文化旅遊、休閑體驗、旅遊購物於一體的環廬山休閑度假旅遊中心;沿鄱陽湖旅遊經濟帶,以鄱陽湖水系為引領,把廬山市濱鄱陽湖鄉鎮建設成為集濕地與鳥類科普觀光、山水休閑度假、生態旅遊於一體的世界級生態旅遊目的地,真正讓廬山旅遊“大起來”。

  所謂“泛廬山”,就是以協同促進協作,彙集強大合力打造廬山品牌,在宣傳行銷、咨訊運用、品牌打造、市場管理和標准創建上協同一致,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統一營銷,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送、線路互推、信息互通”,通過高端化“建點”、精品化“連線”、一體化“布面”, 堅持一盤棋思想,整體推介廬山品牌體系和精品路線,唱響“廬山天下悠”品牌,構建起“泛廬山”旅遊協作區,打造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旅遊網絡,真正讓廬山旅遊“泛起來”。

  未來,九江將要擁抱長江,把九江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中心城市”,就要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黃金旅遊區”,加快與廬山西海旅遊經濟圈、長江旅遊經濟帶、鄱陽湖旅遊經濟帶、湘鄂贛皖旅遊區域建立合作共贏機制。九江市今年與南昌、景德鎮、撫州成立了四地旅遊聯盟,前往鄂、滬、浙等長江沿岸省市推薦“廬山天下悠”,聯手做大產業的雄心依稀可見。

  同時,利用現代內外交通路網體系打通快速全域鏈接,九江市強化廬山機場為旅遊支線機場的功能定位,推進九江站擴建和廬山站改造,積極推進武九客專、昌九客專、合九客專、鹹宜井、九景衢、常嶽九等鐵路建設,重點加快推進都九高速、都南高速、修平高速等項目建設,下一步還將開通西海、長江、鄱陽湖水上旅遊專線,創造條件開辟遊輪航線和泊港,推動九江—南昌動高鐵聯運,提前打通高鐵線。

  九江因廬山而聞名,九江因廬山而增值。立足於構建“環廬山、大廬山、泛廬山”、廬山西海旅遊經濟圈和沿長江、鄱陽湖旅遊經濟帶“兩圈兩帶”的基礎上,堅持融合型發展、全域型發展和開放型發展,打好“廬山天下悠”這張牌,從而形成助力九江“大山大水大九江”的旅遊格局,打造成為“全省龍頭、全國示范、世界知名”的世界知名山水文化名城和旅遊度假勝地。這是九江的夢想!

  東風催,戰鼓擂!九江將致力於保持旅遊經濟全省龍頭位置,實現到2017年旅遊總人次達到1.2億,旅遊總收入達到1300億元,打造旅遊項目100個,總投資突破1000億元,創建100個3A級景區(含鄉村旅遊點)。廬山設市後的國慶長假期間,九江市共接待遊客近600萬人次,同比增長25%;旅遊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27%。

  有媒體如此評價道:從九江到世界的距離只隔一個廬山。這一切,與其說是在展示一幅廬山的未來發展戰略藍圖,倒不如說這更像是一位強者決心拋棄曾經的尷尬,重塑世界名山輝煌,啟動高速列車回歸王者舞台的一種宣示。

  這就已經開始有點“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意味了!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