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王思娜報道:背景材料:土生土長的達旗姑娘賀瑋在韓國學習工作七年多,2014年回鄉探親時被家鄉的變化所吸引。經過一段時間考察,她決定把達旗的大白菜做成韓國泡菜,賣到世界各地。今天,請跟隨本報記者一起看看“海歸”女孩的創業曆程吧。
達旗大白菜上了韓國人的餐桌
賀瑋,女,30歲,四年前就讀於韓國全州大學,2012年畢業後,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家鄉創業。在回國前,賀瑋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首先對韓國的市場進行了調研。“通過考察韓國的泡菜市場,我發現,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辣白菜占全年需求量的90%左右。經調研分析,我把目標定位在韓國傳統食品‘辣白菜、辣蘿卜’等產品上,實現形成種植、深加工、品牌產品、出口、銷售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賀瑋告訴記者。
做好項目定位,2014年回國後,賀瑋到韓國泡菜主要出口地的山東進行原料、生產、品牌的實地調研,了解分析大白菜的種植和屬性,然後再回到韓國掛職一家泡菜生產加工出口公司擔任執行總經理。在親身實踐中掌握了管理、生產、出口及產品技術。同時,她發現導致韓國泡菜產品品質不穩定的因素,就是山東種植的大白菜含水率過高。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觀點,她決定回到內蒙古進行試驗種植,通過對包頭、鄂爾多斯、巴彥淖爾市實地走訪、調研、座談,最後選定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瑞強合作社試驗種植30畝五個品種的大白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當用內蒙古高原大白菜生產的韓國泡菜運抵韓國後,受到韓國銷售商的交口稱贊,訂貨合同紛至遝來。
這個試驗堅定了賀瑋的信心,她要帶著在家鄉種植出的口感甘甜、含水率低、無汙染、無農殘的高原大白菜闖世界。
小白菜帶動大產業鏈
既然家鄉能夠種植出優質的大白菜,作為韓國泡菜的主要原料,為什么不回到家鄉來建廠呢?如此一來,既有充足的原料,又能解決家鄉農產品的銷售,還能帶動農戶致富,解決當地就業。於是,賀瑋辭掉工作回到達旗,成立了一家農業發展公司。把農產品種植、加工、出口、銷售產業鏈模式的想法向相關部門做了詳細彙報,在獲得認可的同時還享受到相關扶持政策。
2015年4月,賀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投資300萬元成立了內蒙古恒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以蔬菜種植基地、農產品加工、貨物進出口、農產品交易平台和電子商務為主。
“公司成立後,我們采取訂單農業模式,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合同,就地消化農產品,解決農民種植品種難,賣菜難的困難,增加農民的實際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達到服務三農的社會效益。”賀瑋表示。至今,公司已與當地農戶、合作社簽訂1000畝大白菜種植合同,解決了48家農戶的蔬菜銷售問題,預計將給農戶和合作社帶來近160萬元的收入。同還搭建了網絡交易平台,為農戶種植的食用菌、蘑菇、彩辣椒等農牧業產品提供網上交易。
把高原的大白菜賣到全世界
公司正常運行後,賀瑋沒有停住發展的腳步,為了能全面與韓國合作,她又多次去韓國進行了家鄉優質農產品的推廣介紹,為此還結識了韓國商人柳孝善先生。通過多次商洽,雙方確定由柳孝善先生出資300萬元人民幣與賀瑋成立內蒙古韓廷宴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10月,公司正式成立。如今,韓廷宴韓國泡菜在內蒙古已經小有名氣,正在等待出口商檢。截至目前,公司目前已經安置就業人員38人,有力地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問題。“待公司滿負荷運行後可提供100餘人的就業崗位。”對於未來,賀瑋信心滿滿。
在當下,要壯大農牧業銷售的發展模式,必須要突破“互聯網+”這個口子。隨後,賀瑋成立了“鄂爾多斯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及交易平台”設計小組,統籌規劃農產品產業化發展。
“這是一個可以實現鄂爾多斯市農產品產業鏈發展的交易平台,集‘互聯網+’和大數據於一體。把供應商、采購商、倉儲環境信息、物流公司及車輛運輸信息收納其中,提供一個全方位展示、預訂、供求雙方在線交易的平台。”賀瑋介紹到。“通過這個平台可展示誠信供應商,提供安全的可追溯農產品,讓國內外采購商全面、安全、放心地面對面采購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對鄂爾多斯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創新的意義,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創新創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個思維到行動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力去堅持、去實現、去完成。這一切源自一個“敢”字。敢闖、敢試的膽略和氣魄,敢於闖前人未敢涉足的“盲區”,敢於闖矛盾錯綜複雜的“難區”。賀瑋正是用了這樣的一個“敢”字翻開了她的創新創業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