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溪訊 (通訊員鄧興東 記者陳青峰)5月12日,記者在金溪縣合市鎮游墊古村看到,由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全額捐資認修的民居古宅,正在按原始風格緊張搶修。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特派專家現場指導、監督古宅修復工作。這是該縣搶救“正在坍塌的鄉愁”一個縮影。
金溪作為贛東地區人文資源豐富的千年古縣和臨川文化的核心發源地之一,榮膺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多塊金字招牌。全縣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期風格、格局比較完整、古建筑成片的傳統村落40余座、古祠堂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古民居1萬余幢,其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3座、省級歷史文化名村7座,是當今中國傳統村落和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品質最精美的地方之一。
為了留住“鄉愁”,該縣聘請有關專家對古鎮古村保護進行科學規劃,在古建筑古文物比較集中的村落,聘請當地威望較高、責任心較強的村民擔任文保員。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補助和獎勵全縣各村文保員。同時,通過財政撥一點、向上爭一點、能人捐一點、民間投一點等多種方式,廣泛籌集古鎮古村保護專項基金。專項基金主要用于古建筑、古文物修復,古建筑白蟻防治,安全、消防設施更新等項支出。記者在一些古村看到,有不少古建筑已得到較好修復,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仍出現裂縫、斷梁、傾斜乃至坍塌等現象,急需實施搶救性修復。金溪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吳泉輝說:“這些古建筑之所以日漸毀壞,最主要的原因是農村居民向城鎮集中,不少古宅長年無人居住,出現一些小毛病未能及時修復,最終由點滴小漏,發展到梁傾墻裂,直至坍塌毀滅。”談到為何不能及時搶修時,吳泉輝說:“金溪古村落、古建筑數量眾多,僅僅依靠當地古鎮古村保護專項基金是遠遠不夠的。資金缺口太大,才是主要原因。”
為此,該縣精心包裝古村項目,吸引外商投資古村保護與開發,同時鼓勵社會公益組織、各界能人以及產權人自身共同參與保護工作。目前,已引資50億元,除了對全縣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整體開發外,還將重點打造滸灣書鋪街、陸坊象山故里、仰山書院、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舊址等古色、紅色旅游景區(點)。
今年4月中旬,該縣舉辦了“數字遺產中國行——金溪站”活動。活動除了邀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付清遠等眾多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考察、獻策外,還邀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20多家媒體參與報道,大大提升了金溪古鎮古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活動還在合市鎮游墊古村大祠堂發起古村古宅認修倡議,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吳泉輝介紹,近三年,該縣已先后對全縣2600余處古建筑開展搶救性保護。目前,已修繕古建筑1500余處;拆除了160余幢與古鎮古村風貌不協調的建筑;破獲文物被盜案93起,追回被盜文物93件。吳泉輝說:“金溪搶救‘正在坍塌的鄉愁’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要搶救更多的古建筑,還需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