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加入濕地生態保護聯盟 期待進一步提升保護水平
擔心建設開發受約束 艾溪湖瑤湖已達標卻未申報
本報訊 (記者陳璋)近日,在武漢召開的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聯席會上,南昌、九江、合肥、安慶、武漢、宜昌、長沙、岳陽等8座城市的林業(園林)代表們牽手成立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聯盟。昌九兩地林業部門負責人表示,聯盟的成立對于建立統一的保護體系有很大幫助。同時,江西省在濕地保護上仍有諸多不足,期待能夠進一步提升濕地保護水平。
將實現信息共享和跨區域執法
據了解,長江中游城市群占長江流域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國際重要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數量眾多。但同時,也面臨著因圍墾江湖、截斷河流等行為導致的自然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銳減、濕地生態服務系統功能下降等問題。
為此,各聯盟城市達成一致共識,將啟動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聯動機制,探索長江中游城市群統一框架下的濕地生態保護空間格局,劃定濕地生態紅線,探索區域內的濕地生態補償政策、標準和模式,整體推進區域內的濕地保護體系建設。
南昌市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楊安表示,加入聯盟后,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周邊城市在濕地保護上的做法,大家互通有無,相互促進。“各城市之間可以共享候鳥監測數據,實現跨地域執法合作,爭取每年輪流舉行長江中游城市群濕地生態保護大會。”楊安說,“以前是和省內的比,現在要和全國比,這對于我省打造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地方政府申報意愿不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次武漢之行,南昌和九江在學習其他城市做法的同時,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濕地保護工作上的不足。
據統計,南昌市天然濕地面積占城市面積18.76%,為8座城市之最。然而,該市卻沒有一處國家濕地公園。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宜昌擁有7處國家濕地公園、武漢有5處、長沙4處、岳陽6處。“南昌對外一直都以‘鄱湖明珠、中國水都’自稱,但這樣的成績實在有點拿不出手。”楊安說。
楊安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保護主義。事實上,根據國家評判標準,艾溪湖濕地公園、瑤湖濕地公園完全達到了國家濕地公園的要求,象湖和青山湖也具備一定條件。“但是當地政府卻拒絕申報,因為一旦獲批,在建設和開發上就要受到限制。”
呼吁建立濕地補償機制
在九江,盡管當地擁有3座國家濕地公園,但政府的相關投入卻讓林業部門很頭疼。
九江市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張育慧說,目前幾座公園的專職管理人員和機構都沒到位,導致幾個單位一套人馬。“國家濕地公園有5年試點期,我們要達到國家的建設要求,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支持,但我們呼吁了很多年都沒落實。”
對此,楊安也認為,相對其他省份,我省在濕地保護上的投入確實不夠。作為南昌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磯濕地,由于候鳥眾多,周邊村莊經常會遇到鳥偷吃糧食的問題,有的村莊因此損失幾十萬元。“但是地方政府沒有補償,結果就造成村民失去保護候鳥的積極性,甚至出現驅趕候鳥的情況。”楊安說,而在武漢,2013年就創立了濕地生態補償機制,規定誰受損就補償誰。
采訪中,楊安和張育慧都表示,作為長江中游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環節,昌九兩地毗鄰鄱陽湖,在濕地數量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自然資源也更加豐富。“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進一步重視濕地保護工作,否則不僅經濟水平上有差距,生態保護上也要落后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