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畬族傳統服飾的鄉民做好了烏米飯等游客品嘗
舞獅表演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鄔眉 通訊員池威報道:9日,正值農歷三月初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當天,“三月三”烏飯節在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濟村藍氏家廟廣場拉開帷幕。來自廣東、廣西、浙江、江西、貴州及香港、臺灣等地的藍氏宗親祭祀團、民俗文化愛好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萬余人云集畬鄉,共同感受民族文化和濃郁獨特的畬鄉風情。
畬鄉烏米飯歷史久遠
三月三,又稱畬族的“烏飯節”,是畬族人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唐高宗總章年間,畬族英雄雷萬興領導義軍反抗唐王朝,被官軍圍困在大山里,糧斷援絕,處境十分艱難,眼看就要全軍覆沒,時值隆冬季節,山里各種植物都已脫葉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的野生植物。畬軍采集回營,雷萬興覺得香甜可口,便傳令全軍四出采集,軍糧解決了,雷萬興便于三月初三日殺出重圍,取得了反圍剿的勝利。
又是一年的三月初三,雷萬興想吃當年的烏稔果,讓畬軍入山采摘,可是這時烏稔剛吐芽抽葉,士兵只采回葉子,加入糯米蒸制,飯呈藍黑色,同樣香噴可口。
后來,畬民為了紀念雷萬興,每年三月初三日出門“踏青”,采集烏稔葉,蒸制烏米飯,世代相沿,衍成習俗。
每逢三月三來臨,畬族鄉民會將精心挑選出鮮南燭葉搗碎,加入適量的水榨成汁,再把糯米泡在烏樹汁中20個小時,將其染為黑色。最后在糯米中加入紅棗、桂圓、腰果或咸肉、香菇、豌豆等蒸熟,分別制作出甜味和咸味的烏米飯。
為紀念先輩,畬族鄉民也會在三月三這一天,聚集在宗祠家廟中,通過舞獅表演、山歌對唱、民族舞蹈等各種娛樂活動,盼望著年年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幸福安康。在畬族的各種民俗表演中,要數舞獅最為精彩。其有獅子下山、獅猴相會、獅猴戲和尚、獅猴歸山等套路,既能娛樂,又是融健身為一體的民族體育活動。
引兩岸藍氏宗親回鄉尋根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廬豐畬族鄉地處汀江左岸,是龍巖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畬族人口近萬,多以“藍”姓為主,占全鄉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天,來自各地的藍氏宗親祭祀團也會回來到此地尋根祭祖。
一大早,祭祀游行活動便開始了。村道上,鑼鼓開道,舞獅助威,蜿蜒的香燈龍連著五湖四海的后裔子孫,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不僅昭顯了藍氏后人的興旺發達,也是對藍氏祖先最隆重的禮遇。
“能再次回到家鄉我非常激動。”現年67歲,第二次來廬豐祭祖的香港藍氏宗親會副會長藍玉良告訴記者,“我這次特意帶了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回來,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就在這里。”
臺灣藍氏宗親聯誼會會長藍醒文也表示,“三月三”烏飯節特色鮮明,為兩岸交流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