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一次被迫的戰略轉移,拉開了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序幕。在經歷了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等一系列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後,一支不可戰勝的工農紅軍隊伍終于取得了最終勝利。今天,站在閩西這片紅土地上,11位閩西籍將軍家屬參與了由中共龍岩市委宣傳部、龍岩市文廣新局主辦、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一代將星 世紀榮光——紀念十一位閩西籍開國將軍誕辰百年聯展》,共同紀念那些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卓越貢獻的先輩們。
【香港商報記者 鄔眉】
用照片和文物說革命故事
據閩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鄧澤村介紹,此次聯展精心挑選了傅連暲、羅舜初、劉祿長、邱子明、李平、陳海涵、林偉、林接標、黃煒華、黃鵠顯、雷欽等11位將軍在各個歷史時期的5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博物館工作人員根據照片內容和相關史料,進行相應的文字配寫,以突出每位將軍的人生歷程和為中國革命事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在展出的文物中,陳海涵將軍生前繳獲的日本軍刀以及所用的左輪手槍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賞。陳海涵將軍家屬告訴記者,展出的這把日本軍刀是1938年陳海涵在晉察冀特務團擔任政治委員時繳獲的,左輪手槍則是彭德懷將軍當年獎勵給他的。而說起旁邊單獨擺放的一支鋼筆時,陳海涵家屬自豪地介紹到:“這是我父親在延安學習時,毛主席贈予的重慶談判時所用的鋼筆。”
據介紹,此次聯展還展出有傅連暲將軍1951年抗美援朝慰問手冊、羅舜初將軍在四十軍招待所寫給胡靜同志的收條、劉祿長將軍抗美援朝使用的毛毯、邱子明將軍親自寫的《四人帮殘酷迫害》材料、李平將軍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1944年加拿大生產的軍用望遠鏡、林偉將軍淮海戰役勝利紀念章、林接標將軍空軍少將軍服上衣常服、黃煒華將軍參加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手繪地圖、黃鵠顯將軍的《蘭家渡暴動的點滴回憶》手稿、雷欽將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四周年”觀禮證及邀請函等珍貴文物。這些珍貴文物講述了一個個閩西籍開國將軍們在土地革命時期、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出生入死的動人故事。
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
閩西是紅軍故鄉、將帅搖籃。土地革命時期,閩西有10多萬兒女參加紅軍,走出了鄧子恢、張鼎丞、陳丕顯、楊成武等4位党和國家領導人,劉亞樓、劉忠等71位開國將軍。而此次展出的羅舜初、傅連暲等11位將軍就是他們中的閩西驕子和光輝代表。
龍岩市委宣傳部部長王金福在開幕式上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聯展,追思革命前輩的崇高風范,寄托家鄉人民的無盡懷念;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的人生觀,為實現中國夢、強國夢而努力奮斗。
據悉,“一代將星·世紀榮光”紀念11位閩西籍開國將軍誕辰百年聯展將從本月25日持續至10月25日,市民可前往閩西歷史博物館二樓免費觀展。
圖片說明:
1、將軍家屬參觀閩西歷史博物館
2、雷欽將軍照片
3、陳海涵將軍捐贈的日本軍刀及手槍
4、陳海涵將軍捐贈的派克鋼筆
5、將軍家屬介紹文物故事
6、黃煒華將軍後代捐贈1996年黃煒華所創作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