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程并強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金山報道: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里有關“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論述讓代表委員印象深刻。作為多年來一直踐行“攜手客戶,回報股東,成就員工,奉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的中國五冶來說,她的掌舵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程并強在來參加此次全國“兩會”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他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的了民生領域。
“近年來,中國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各地按照意見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快速增長、多元化養老體系初見成效。”3月6日下午在四川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間隙,程并強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實說。
“但也還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程并強代表話鋒一轉,他扳起指頭告訴記者,首先是已建養老床位入住率不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2014年末,已建養老床位551.4萬張,入住的老人卻只有288.7萬人,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48%。其二是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及服務配套還不完善。截止2014年末,在已有3.4萬個養老機構、551.4萬張養老床位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僅18927個、床位僅187.5萬張,這與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依托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不相匹配。同時,規模化、品牌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還未形成;已有居家社區養老機構的醫護人才短缺,服務質量較低、服務范圍較窄。其三是醫養融合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醫養結合醫療機構建設審批標準、醫與養之間如何分界、醫保報銷或補貼范圍、醫保基金使用監督等問題,都急待配套政策出臺加以明確和規范。
對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經過大量走訪調研的程并強代表認為,養老床位入住率低主要是由于多數養老機構地處偏遠、老人不愿遠離社區和消費能力有限等因素所致。居家及社區養老配套不完善,一是與各地前期工作偏重養老床位建設有關;二是政府精準補貼不夠、社會資本投入居家養老的積極性不高;三是醫護人員由于待遇、地位原因影響不愿意從事養老服務。醫養融合涉及民政、衛生、社保、財政等多個部門,協調事項較多;社保部門對醫養模式下醫保報銷心存顧慮。
為此,程并強代表建議,中國各級政府當前養老工作重點應由床位等硬件投資轉向服務機構建設、養老服務人員素質提升、服務標準的建立及公共交通及配套設施的建設,由養老普遍補貼轉向養老精準補貼,大力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和床位利用率。
談及具體措施,程并強代表建議,第一就是要提高機構養老入住率和服務水平。加大養老機構與中心城區的公共交通建設及養老機構周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養老運營機構服務水平,加大機構養老意識的宣傳普及,鼓勵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愿意到養老機構養老。對低收入的老年群體加大精準扶貧力度,提高補貼標準,使他們有能力到機構養老。
第二就是要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采取政府主導、財政支持、市場運營的方式,積極培育發展社會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對品牌信譽高、服務質量好、專業素質強的社會居家養老企業和機構給予重點扶持。統一研究制定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方案,加強養老護理人員培訓扶持,建立養老護理人員職業資格取證及職業等級評價制度,提高養老護理人員收入,并統一制訂養老服務工作標準。同時,各地出臺措施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社區和居民家庭,衛生管理部門應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醫療機構應支持和發展養老服務,鼓勵大中型醫院分片包干與社區醫療機構“結對子”,實現社區醫療資源為社會養老服務。
第三就是要完善醫養結合有關政策。建議盡快出臺醫養融合相關配套政策及標準。在完善醫保監管配套措施的前提下,充分發揮醫保在醫養結合模式發展中的潤滑劑作用,解決看病認床不認醫的問題,實現老年人非大病不離社區。
第四就是要積極弘揚敬老、養老、助老文化,讓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年人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社會的共同責任,應支持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積極傳播尊老敬老事跡,加大對養老護理職業的宣傳報道,營造尊重養老護理職業的氛圍,增強養老護理人員的榮譽感和職業歸宿感,讓尊老敬老之風成為社會的主流風氣。
除此之外,程并強代表告訴記者此次全國“兩會”,他還帶來了“關于完善建設工程優先受償權司法解釋的建議”和“關于科學規范公路限速、提升公路管理水平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