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商报专稿

黟縣辦首屆中國·西遞漢式祭祀祈福大典

2015-12-23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 通訊員劉倩蘭報道:擊鼓燃香、漢樂聲聲、漢服飄揚,12月22日冬至節,“祭祀祈福 福滿西遞”首屆中國·西遞漢式祭祀祈福大典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安徽黃山市黟縣西遞景區隆重舉行。此次漢式祭祀大典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祭祀傳統文化,以此憑吊懷古,緬懷“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祈福許愿。

  帝王后裔 桃源人家

  黟縣位于皖南,北枕黃山,南望白岳,始建于秦,是安徽省歷史最久、生態最好、面積最小的山區縣之一,也是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的核心區之一。先后榮獲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旅游強縣、全國文化旅游示范縣、中國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縣等10余個國家級榮譽。全縣旅游正在從傳統的觀光旅游向文化演藝、影視拍攝、戶外運動、生態體驗、休閑會所等多元化旅游業態發展。

  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現存完好的古民居224幢,祠堂4幢,牌樓1座,被譽為“明清民居博物館”。2000年11月與宏村一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相繼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5A級景區、中國十佳最具魅力名鎮等稱號。2013年榮獲全國十大最美鄉村之美譽。黟縣旅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古民居資源,于1986年開始興辦旅游,經過近30年的發展,2014年全村旅游接待68.2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3.6億元。

  據了解,西遞是胡氏宗族聚居之地,其始祖胡昌翼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因遭朱溫之亂,唐昭宗被迫遷都途中,皇后何氏生下一個男嬰。時徽州婺源人胡三正在陜西為官,密將嬰兒抱回婺源考水撫養,取名昌翼,并改姓胡。北宋皇佑年間(公元1077年),胡氏五世祖胡士良途經西遞時,被西遞的山形水勢所吸引,并將全家從婺源考水遷居到西遞,繁衍生息,聚族而居,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

  水往西流是西遞一奇景。周邊有前邊溪、后邊溪、金溪三條溪水繞村逶迤而過,溪水流向由東往西,與我國的整個地形——西高東低和“一江春水往東流”相反。從高處俯瞰,西遞鱗次櫛比的古民居建筑群體似一艘船型。這種船型布局不僅科學合理,也蘊含著大吉大利的含義。正是這形如航船的村落,經過一代又一代西遞人不懈的努力和創造,終于揚起了風帆,滾滾財源如同那漲潮的海水源源不斷涌進了西遞。

  冬至祭祀 施行禘禮

  當天9點50分,首屆中國·西遞漢式祭祀祈福大典正式開始。9點50,寓意著軒轅黃帝之“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祭祀大典采用古代最高禮祭規格“禘禮”。儀式伊始,擊鼓三通。在陣陣激昂的鼓聲后,三位獻者向軒轅黃帝恭獻三牢、五谷、美酒等祭品。全場氣氛莊重肅穆,所有參祭人員表達對先祖的崇敬之情。隨

  后主祭人員領讀祭文,全場50名參祭人員一起朗讀祭文,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天運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廿二日,歲次乙未,仲冬壬申。三光輝耀,六合當風。清醴鮮果……”

  記者了解到,西遞古往今來素有冬至祭祀一舉,此次祭祀大典融合了漢文化與西遞當地祭祀傳統,進行規模化籌備運作。西遞村民胡曉雯說:“祭祀祖先的活動是應該要做的,今天這樣的祭祀活動,讓我特別感動,希望能把這種傳統繼承下去,弘揚下去。”

  祭祀大典結束后,所有參祭人員身著漢服一起游覽了西遞景區,感受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景區的自然與人文之美。景區還精心準備了眾多游戲互動環節:投壺射箭、拋繡球、掛許愿牌、做香囊。據悉,此次漢式祭祀祈福大典是安徽省內首次將漢文化與傳統祭祀相結合的規模宏大的祭祀活動,通過共同的尋根祭祖,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祭祀傳統文化,表達對祖先的追思和傳統文化的致敬。

  西遞村本是李唐后裔,胡姓和李姓本是一家,當日胡姓和李姓憑有效身份證件可免費參觀西遞景區,隨行人員享受70元/人優惠。同時憑西遞景區門票可享受黟縣徽黃旅游集團旗下屏山、盧村、木坑竹海、打鼓嶺、西遞石林、塔川、關麓景區半價優惠。

  徽州冬至 文化傳承

  冬至節,在農歷十一月,民間稱這天為“祭冬至”,為三大“鬼節”的最后一節(清明、七月半、冬至日)。

  黟縣是古徽州“六府一縣”之一。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古樸淳真的民風民俗、厚重深遠的徽州文化在黟縣發展、并傳承保存至今。

  徽俗重宗法,有“冬至大如年”之說。舊時各名門望族于此日備鼓樂,開宗祠祭始祖,族長主祭,有名望者朗讀祭文,祭祀莊嚴隆重。午時,在祠堂設宴,凡族中有功名者均赴宴,族長作陪,俗稱“冬至酒”。有祠產的氏族,備有大量豬肉、餅等食物,按丁發放,俗稱“族胙”、“族餅”。

  冬至為冬藏之日,是日專為祖宗做佳肴供品,誠心祭拜,以示秋收冬藏,五谷盈實,而不忘祖先開創之功。家家戶戶備酒食供品、香紙、錫箔及紙制衣物、用具等上墳祭祖,名曰送寒衣。修(移)墳改灶也多選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也要在這一天返回夫家,參與祭祀。徽州等地習俗,冬至做冬至餃等食物供祀祖靈、饋送親朋,俗稱“冬至盤”。

  冬至日照時間最短,民間素有“冬至不請人做事,夏至不替人做工”的說法。民俗有以冬至日晴雨推斷春節天氣之習:若冬至日晴,則主春節雨雪,謂之“干凈冬至邋遢年”;若冬至日雨雪則反之。

  西遞主要景點鏈接:

  1、胡文光刺史牌樓——石雕瑰寶,中華一絕

  胡文光是西遞胡氏十八世祖。于明朝嘉靖乙卯年登科中舉,先后歷任江西萬載知縣、山東膠州刺史,湖北荊州王府長史,官居四品,有“奉直大夫”、“朝列大夫”的頭銜,被譽為“荊藩首相”。為表彰胡文光為官三十二年的卓著政績, 明

  朝萬歷六年,即1578年,明神宗恩準胡文光的家鄉豎立了這座牌樓。

  牌樓為三間四柱五樓結構,高12.3米,寬9.95米,通體用 “黟縣青”大理石砌成,整座牌樓由數百個石雕部件鑲嵌而成,雕琢精絕,寓意著一張立在西遞這條航船上的風帆,牽引著西遞順著正確的航道,駛向更為廣闊的世界,是中國最美的牌樓,趙樸初曾贊美說“這是我見過保存最好建筑建筑最美的牌樓!”

  2、瑞玉庭——履道和合,庭訓生動

  瑞玉庭是由商人胡時虎建于1853年,原來是“一”字形鋪開四間,“瑞玉庭”只是其中一間,當年這“一”字形的四間房子,每間都有大門通向外邊,而房與房之間,又有門相互通達,一家有難,大家相幫,一家有喜,大家相慶,打開大門是四間房子,關上大門,又分明是一間房子,在設計上體現了有分有合的特色。

  廳堂上的柱子上是懸掛著一幅寓意深刻的楹聯,上聯是“快樂每從辛苦得”,下聯是“便宜多自吃虧來”,這是一幅改字聯,上聯“辛”字多一橫,下聯“虧”字多一點,西遞古人將楹聯視為家庭教科書,用于對子孫后代的教育,就是要告戒后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樂,在辛勤的勞動中能得到快樂和幸福,從吃虧中尋得經驗,胸懷坦誠才能收益。道出了徽商經營與處世的哲理特色,這幅楹聯被譽為“西遞第一聯”。

  3、桃李園——書香門第,文風香溢

  桃李園意為桃李滿天下的意思。建于清朝咸豐四年,為三進二樓結構,清代秀才胡允明建造此樓為教書授業所用。桃李園前廳由太師壁相隔的北向三間,中廳較為窄小,中廳樓上設置一木拱相圍的“樓上井”,這一獨特的設計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見。最后一進為私塾廳,文化氣息十分濃郁。培養出了百余名封建官員和文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后廳兩廂鑲著一幅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字體透逸,蒼勁有力,揮灑自如。主人將此永久懸掛,是想讓后人學習歐陽修做一個忠君愛民的廉吏。

  4、西園——園林小筑,石雕絕品

  西園是由曾任河南開封知府的胡文照建于清朝道光四年,距今有180多年歷史。門樓為磚砌的“八字門樓”,門樓內有落轎門亭,院內的住宅是三個三間單元的聯珠建筑。前院的石條上陳放著“西遞”兩字石刻村碑,進入中院的門額上嵌有石刻“西園”二字篆書。入后園的門額石雕上刻有“井花香處”四字。

  西園是西遞古民居中較為典型的園林式建筑。園中栽有花卉、翠柏、花臺、假山、魚池、盆景。透過前園的漏窗,可以隱約看到中園和后園的景物。通過層次分割,無疑使這個狹長的庭院增添了一種幽深的美感,顯示出主人較高的文化品位。西園中最具有文化經濟價值的是中園兩塊雕鑿著 “松石”和“竹海”石雕漏窗,表現出古人對理想的生活環境一種人代天工的追求與創造,是中國古代石雕作品中的絕世之作。

  5、大夫第和繡樓——山市閣樓,豁達人生

  大夫第建于清朝康熙三十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正廳堂額為“大雅堂”,上廳三間,下廳穿堂兩側各一廂房,中間有一臺階是上、下廳的明顯標志,這種格局,徽州稱為“四合屋”,大多為官宅。

  房屋臨街挑出一座亭閣式建筑,這就是觀景樓——山市。寓意著西遞村為群山環抱中的“海市蜃樓”,表達了主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閣樓門洞下方,嵌上了一塊“作退一步想”的石雕題額,并將其房屋退讓了一步,方便群眾,其寓意是體現了“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為人處世哲學。

  6、敬愛堂——百代蒸嘗,“孝”治西遞

  敬愛堂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八年,即1600年,后毀于火,清朝乾隆年間重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敬愛堂整體為磚木結構,坐南朝北,進深62米,跨度30米,面積1800多平方米。從中門進入則為祭祀大廳,大廳分上下庭,中間辟有大型天井。大廳的兩壁掛有“忠孝廉義”四個大字。后廳正中掛有祖宗遺像,上面懸掛的匾額上寫著“百代蒸嘗”四個大字。古時“蒸”為冬天祭祖,一般為臘月二十四;“嘗”則代表秋天祭祖,通常為七月半。

  “敬愛堂”為西遞胡氏宗祠,作為祭祀胡氏列祖列宗之堂,也作為宗族議事,族人舉辦婚嫁喜慶,教斥不肖子孫的場所。其結構粗曠古樸,宏偉壯觀,門前飛檐翹首,似有凌空而去的動勢,兩旁黑黝黝的柵欄,使人頓生敬畏。“人面猴頭”的“孝”字,為南宋大理學家朱熹造訪西遞時所書,寓意著尊老孝順者為人、忤逆不肖子弟為猴。西遞族老歷來都是“孝”治西遞,子女孝敬父母,就能形成家庭的穩定,整個西遞村也隨著穩定,這揭示了西遞封建家族的統治要求,體現了中國古人道德追求上淺顯而又形象的標準。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