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山西省阳城县南30公里的大山深处,蟒河村民正在加工野生药材山茱萸,准备出售给游客。在开发旅游之前,崇山峻岭带给山民的只有闭塞和贫穷。如今,山里的景致成就了4A级景区美名和财富。
未来5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国家层面把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寄托于发展旅游业,山西也把旅游扶贫放在首要位置。”山西省旅游局长冯建平说,很多贫困农村地处偏远,旅游资源却很丰富。以此来看,贫困农村不是发展包袱,而是财富。
事实上,这个曾经以煤炭财富著称的省份一直饱受贫困困扰。公开资料显示,在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太行、吕梁占据两片。截至目前,山西有近半数县份属于贫困县,其中有36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当下,地处内陆的山西试图跳出畸形煤炭经济樊笼,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期间,山西官方把旅游扶贫视为“脱贫利器”,以期实现“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2015年,山西出台《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特色旅游名镇、1000个乡村旅游点、10000户品牌农家乐,培育一批休闲农庄、乡村客栈、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产品,到2020年扶持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脱贫。
50多年前,歌唱家郭兰英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将山西美名传扬至大江南北。其实,歌中描述的“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正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人才聚集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贫困地区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发展包袱。
而在山西省旅游局长冯建平看来,在城市化、现代化加快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日渐成为稀缺资源。
经过多年培育,山西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山西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已达202.21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21.6%。
长治市武乡县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今天,“脱贫”依然是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2014年,武乡县大河西村民张德平带领村民组建农业合作社,依托特色农产品和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张德平借助互联网融资平台解决难题。
2015年“国庆”期间,大河西村的水上旅游项目吸引大批周边游客。张德平说,虽然景区配套有待完善,但发展趋势向好。
在武乡东南方100余公里处,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壶关县大河村依托“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从“一穷二白”变成令人艳羡的旅游名村,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
对此,山西省旅游局长冯建平表示,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战场。山西农村人口脱贫,旅游业须努力承担这个历史重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