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遼寧的產品和技術大規模走出,不斷拓展經濟發展的更大空間”,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對外開放的闡述,表明了遼寧人對未來的期許,更是對5年來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總結。
走出去,讓遼寧看準了國際市場新機遇,提升了利用外資的水平,優化了產品結構,加強了區域之間的合作,并將對外開放培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支撐。
從流向看,2014年全省進出口額為1140億美元,其中出口588億美元,較2011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14年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74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35.2億元。
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利用主題概念集中招商、優質招商,遼寧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今年6月,“以僑為橋”引進優質外資的“世界知名僑商遼寧行活動”在沈陽舉行,來自全球的1500余位知名華僑企業家帶著400多億元的投資項目來到遼寧、落戶遼寧。
6年前遺憾離去,今年卻又來沈后主動投資,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的親身經歷,印證了遼寧“十二五”期間外商投資環境的巨大提升。
僅2014年,遼寧對外經濟合作就新簽合同192份,合同額28.1億美元,全年共核準對外直接投資企業222家,完成營業額26.4億美元。
在如今的汽車增壓器二級市場上,鳳城市的產品遠近聞名。占領國際增壓器二級市場80%份額的鳳城增加器出口基地,已經成為我省打造特色出口產業基地的典范。
特別是在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隨處可見遼寧企業的身影。
在印尼,撫順罕王集團不斷拉長鎳合金產業鏈,遼寧印尼鎳鐵工業園將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引入園區,拉長了鎳合金產業鏈,帶動我省電力、冶金、鋼鐵、建材等行業的大型成套設備輸出。
在“一路”的另一端,沈陽特變電工集團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設立了遼寧印度特變電產業園,將光伏等新能源也引入園區,搶占了印度及周邊國家輸變電和新能源市場。
依托“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三條大通道建設,遼寧沿著“一帶一路”建立了9個園區,有效推進了我省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業合作的海外拓展進程。
境外園區建設取得新成效的同時,5年來,我省培育出數十個總集成、總承包旗艦企業。在軟件服務外包領域,我省在離岸外包業務上繼續領跑全國,產業規模繼續位列全國第一。
5年來,我省“走出去”的主體也在不斷豐富,不僅鞍鋼、北方重工、特變電工等大型國企在境外紛紛扮演總承包、成套承包的角色,我省的民營企業在搶灘國際市場上也不甘示弱。
截至目前,我省今年民營出口企業達到7250戶,其中年出口交貨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900戶。整個“十二五”時期民營企業共實現出口交貨值9902億元,比“十一五”時期增長了60%,其中食品類、機器類產品、服裝紡織類占比分別為21.3%、19.8%、18.4%,位列前三名,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了我省出口產品結構在一、二、三產業中分布相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