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路海燕(右一)和市文化委主任胡建斌(右二)在文博會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黃山市是古徽州核心區,秦初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拔地千仞的黃山,流淌千年的新安江,粉墻黛瓦的皖南古村落,勾畫成安徽南部壯美的山水畫卷。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黃山緊隨香港,和澳門一道成為中國生態城市競爭力前三甲。
黃山市是著名國際旅游城市。近年來,黃山市不斷加強對外友好交流合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遍及五大洲的友好交流城市網絡。黃山市文化委高標定位,推動藝術創作品牌化,文藝精品創作成績喜人;項目帶動,文化產業建設態勢良好。傳播文化,對外宣傳交流扎實有效。
澳門黃山首次聯辦書畫藝術交流活動
一縷墨香傳遞兩地情誼,一幅幅書畫推動文化交流。日前,澳門書畫藝術家代表團一行18人來到皖黃山市采風并與當地書畫家開展交流。
黃山市文化委員會主任胡建斌告訴香港商報記者:此次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黃山市文化委首次聯合舉辦的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來自黃山本地的十余位書畫名家與來自澳門書畫藝術家代表團歡聚一堂,談書畫、話情誼,共促雙方藝術創作交流進步。
代表團一行先后前往黃山風景區等地寫生、觀賞書畫展,實地領略黃山市迷人的自然風光、濃郁的徽文化和新安畫派風格精髓。“上山后感覺風景太美了,于是我們每個人就發了干糧和水,大家中午也顧不上吃飯,就在那寫生。”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藝術團團長馬錦強說,自己是第三次來黃山,而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大家都覺得應該在山腳住下來,都不想走了!”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雙方還就兩地書畫藝術發展史、民俗風情等進行深入交流。其后,兩地書畫家現場創作、書畫會友、互贈作品。“一眾黃山雅集來,鴻儒后學笑顏開,情誼豈盡三巡酒,書畫同揮顯藝才!”在書畫會友環節,來自澳門的藝術家何來成即興揮毫創作,洋洋灑灑寫下一首原創詩篇。黃山市送出的是由十位書畫家共同創作的作品《山光悅鳥性》。
“黃山市是新安畫派發源地,開創了新一代的畫風。我很榮幸代表澳門政府民政總署,帶領澳門畫家來到這里拜訪。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出外探訪,能夠把我們的藝術眼光拓寬;也希望通過參訪,把黃山市的藝術推介推廣。”馬錦強表示,希望以后兩地能夠常來常往,加強互動交流。
新安書畫源遠流長、代不乏人,名家輩出,如李流芳、程嘉燧、詹景鳳、漸江、査士標、黃賓虹、許承堯、汪采白等等。徽州書畫家眾多,還產生了在中國美術史上影響巨大的“新安畫派”。
“黃山的書畫根基深厚,氛圍也特別濃郁。”胡建斌介紹,當今黃山市書畫創作也是佳績連連,除了老一輩書畫家繼續不斷創作佳作,中年書畫家承前啟后,許多青年才俊大有長江后浪推前浪之勢。在今年的全國美展上,安徽省共有9幅中國畫入選,而黃山市就有3幅入選。“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傳承以及新安畫派的影響,黃山市的美術在全省處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
據悉,此次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和市文化委首次聯合舉辦的書畫藝術交流活動,下步計劃推出更多活動,以書畫交流推介黃山、推介徽文化。
此前,由文化部港澳臺辦公室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高級研修班在黃山市開班。19名來自澳門特區政府文化部門、文化遺產保護組織的學員參加研修班。培訓期間,澳門學員聽取了《安徽皖南鄉土建筑遺產保護管理與對策》、《黃山市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工作探索與實踐——黃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專題講座,實地考察了黟縣西遞、宏村,休寧縣五福會所,屯溪區黎陽故邸,歙縣棠樾牌坊群,徽州古城等古民居、古建筑。就古建筑保護利用工作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和交流,介紹了澳門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經驗,并對黃山市古民居保護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此外,澳門還曾多次組織中學教師考察團來黃山市進行校際交流活動。
徽州目連戲在港油麻地劇院引發轟動
近年來,黃山市推進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胡建斌認為,黃山市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景觀是黃山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最大優勢。黃山文化產業發展思路清晰,定位準確,特色鮮明,依托徽州文化資源,開發生產文化旅游產品,既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發展了文化產業,又非常符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黃山徽文化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以徽州傳統技藝、工藝品生產為特色,結合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借鑒與推廣。
今年7月2至3日,應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邀請,徽州目連戲作為安徽唯一項目參加2015香港“中國戲劇節”演出,在香港油麻地戲劇院連演兩場,場場滿員,演出獲得圓滿成功。一位香港陳姓居民說,他一直喜歡大陸地方戲,以前聽父親說過目連戲,這次祁門目連戲演出,親眼欣賞到古老神奇劇種,感到目連戲不愧為“百戲之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目連戲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它以演出目連救母故事為主而得名,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近年來,徽州目連戲在黃山市祁門得到較好傳承與弘揚。現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等各級傳承人6人,通過傳幫帶,歷溪、栗目、馬山、環砂等村均培養出一批年輕目連戲接班人,并建立了目連戲班社。同時加強傳習基地建設,建立了祁門縣非遺展示館,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增強視覺效果和觀賞性,使古戲曲充分展現自身風采并真正走向市場。
據了解,這次邀請的均為全國各大專業劇團,如北京京劇院、山東京劇院、蘇州昆劇院,而徽州目連戲演出的演員全部是祁門縣山區的農民,最大年紀有71歲。此次演出從服裝道具,化妝樂器均出自村民之手,他們大多數人沒有出過遠門,他們帶去《上壽》、《富相濟貧》、《挑經挑母》、《目連坐禪》、《一枝梅》、《小放牛》等16個折子戲,每個戲班演出一晚,時長2個小時,唱詞念白均有中英文對照。以原汁原味的唱腔、未加修飾的套路,展現傳承數百年的戲劇“活化石”的魅力。正是這種原始與粗獷表現了城市價值觀以外的情真意摰,打動和感染了廣大觀眾,也贏得了陣陣掌聲。
香港油麻地劇院陳力總經理說,邀請農民劇團來演出,我們也有些擔心,沒想到演出這樣成功。
據了解,這是徽州目連戲第一次走向國際大舞臺。為了使廣大觀眾對目連戲的了解,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還專門邀請多年研究目連戲的專家,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長陳琪提前一天在香港文化中心作了專場學術報告。
黃山“非遺”驚艷深圳文博會
今年5月,第十一屆深圳文博會上,黃山市文化委共組織了14家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和相關企業組成非遺代表團參加,以127平方米的特裝展位亮相文博會。在力推歙硯制作技藝、徽墨制作技藝、徽州三雕、徽州竹雕等特色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了徽州漆器髤飾技藝、徽州手工瓷制作技藝、綠茶制作技藝(松蘿茶)等9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徽風古韻的展廳陳設,精雕細琢的作品展示,還有古老徽州婚嫁儀式等,不僅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觀賞,也收獲了豐碩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黃山市傳承人洪建華竹雕《小葉紫檀 十八羅漢》、張紅云《竹刻香筒 蘭亭雅集》、朱泓《松鶴延年木雕筆筒》、朱偉《棲霞仙館 竹雕筆筒》和方衛新磚雕《訪友圖》等5件作品分別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方韶硯雕《煙雨秋深》、曹小明竹雕《富貴吉祥》等2件作品分別獲得銀獎,俞均鵬《金絲紅斑菠蘿漆果盒》、呂志遠瓷器《江南人家》、方樂成磚雕《四季平安》等3件作品分別獲得銅獎,三味硯齋榮獲優秀展示獎。
黃山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路海燕現場指出,傳承人不僅要利用文博會這一平臺和它的影響力展示好產品、宣傳徽文化,更要加強交流合作與學習,凸顯“文化+”新興業態模式,提升徽文化走出去的功能,促進黃山市文化產業發展。
胡建斌表示:新常態下,文化工作大有可為。要堅持與傳承弘揚徽州文化相結合,推進黃山市文化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為共筑更美更富黃山夢提供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