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馬伊寧報道)6月11日,新疆召開紡織服裝產業招商引資創業培訓會,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馮德虎在培訓會上表示,中國服裝協會和新疆將用三年培訓千名服裝產業創業人才。
千名服裝產業創業人才計划僅僅是新疆紡織服裝人才培養計划中的一部分。自2013年《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划綱要(2014—2020年)》的出台以來,在新疆的資源、地緣及政策等優勢吸引下,內地許多大的紡織服裝企業來新疆投資,缺少各種技能及創業人才成為制約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未來發展的短板。為此,新疆正在積極開展各種培訓,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需求量極大
6月12日,位于霍城縣中小企業創業園的林新針織有限公司,女工米克麗古麗和她的姐妹們正在工廠內嫻熟地操作織機。在霍城縣職業技術學院參加一個月的技術培訓,如今的米克麗古麗動作十分嫻熟,而這一切得益于為期一個月的免費培訓。
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吸引了不少內地企業來疆投資,本地中小企業也躍躍欲試。其中,霍城縣紡織服裝企業已由2013年的12家發展到現在的35家,產品涉及皮衣、襯衣、內衣、褲子、襪業、床上用品等。
企業擴大產能,最怕的就是勞動力資源跟不上。為此,有些企業不得不從內地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才。擁有60多名產業工人的林新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月娣說,為了提高工人技術、技藝,更快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公司不得不從內地聘請高級技师,擔任公司設計和技術指導,如果本地能有這類人才是再好不過的。
“在新疆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带動就業政策的引導下,一批有實力的內地服裝服飾企業陸續來疆投資興業,不僅有效的带動了當地就業,而且對優化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結構、提升紡織服裝產業整體水平和營造促進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良性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新疆經信委主任胡開江說:“需求量很大,但供給量少,沒有足夠的專業人才和產業工人是目前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困境之一。”
據新疆紡織行業相關機構統計,各類棉紡織企業中專業技術人員不超過5%,精通棉紡織業經營管理的人才更為稀缺。
積極開展各種培訓提供人才支撐
5月底正式投產的霍城縣中小企業創業園的大洋服飾有限公司內,63名產業工人忙碌的縫紉、熨燙、打標簽、疊衣服,公司可年加工服裝11萬件。總經理于自力正是參加了新疆服裝創業人才培訓計划後回來創業。
2014年11月-2月,新疆選派了30名服裝創業人才赴山東迪尚、鄭州領秀服飾、惠州真維斯、湖北美爾雅、江蘇紅豆、江蘇晨風等6家國際國內知名服裝企業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生產、管理和營銷培訓。作為30名學員之一,培訓結束後,于自力學以致用,回來創辦了大洋服飾公司。
于自力說,培訓過程中,重點學習工廠生產流程及配置、業務接單流程、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等。目前,已有3名學員實施創業,3名學員到園區企業上班,並擔任廠長助理,兩名學員正積極籌備建廠。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馮德虎表示,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要解決發展當地相關產業的人才問題。只有解決了人才培訓的問題,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才能夠進一步發展、提升。新疆應該加大培訓力度,建培訓中心以培育出一批高技術水准的產業人才。
2014年以來,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共計培訓員工30000余人。精河縣2015年紡織服裝企業就業技能培訓計划進行10期共1000人培訓。目前已培訓4期400人。開展地毯崗前培訓首批115人已于3月25日趕赴山東威海地毯廠正在進行培訓。和田地區今年3月,在北京舉辦了為期3個月的服裝設計班和服裝企業管理班,共有46人參加了培訓。
同時,新疆經信委委托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3期服裝設計师培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疆服裝設計师的設計水平及制版技術。
着力培養服裝創業人才,以創業带動就業
胡開江表示,2015年預計紡織物裝產業新增就業6.7萬人,2020年,新疆將建成國家重要的棉紡產業基地、西北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带核心區服裝服飾產業的生產基地與向西出口集散地。
隨着政府對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紡織服裝企業也爆發出極大的發展熱情,對高端專業人才更是求賢若渴。
為此,新疆正在編制《職業技能培訓專項計划》,此次培訓不再以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為主,產業工人技能培訓以企業為主,同時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設紡織服裝產業,通過訂單、定向培訓,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同時,新疆也將加大對紡織服裝專業的招生力度。中國服裝協會和新疆將用三年培訓千名服裝產業創業人才。
另外,新疆正積極開展新疆與中國服裝協會合作,着力培養服裝創業人才,以創業带動就業。今年組織新疆有強烈創業意向和能力的300名服裝行業創業人才分別赴國內知名服裝品牌企業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生產、管理和營銷培訓,為下一步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紡織服裝產業職業技能培訓和人才培養。指導有關地州,根據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需要制定職業技能培訓和人才需求培養計划並逐步實施。為新疆各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及企業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