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西 > 本地新聞

蔣斌:大交通催生宜春大機遇

2015-03-16
來源:香港商報

全國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長蔣斌

  【香港商報訊】記者郭美勤 林穎萍報道:2014年宜春至萬載高速的建成通車,標志着江西省成為繼河南、遼寧之後在全國第三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縣縣通高速不僅改善了地方的交通條件,為老百姓带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讓宜春走向了全面奔向小康的快速路。”全國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長蔣斌在全國兩會期間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大交通為地方带來了大機遇。

  2014年宜春全市生產總值1520億元,增長9.8%;完成財政總收入272億元,增長16.5%。蔣斌指出,大交通引發大戰略。宜春迎來“海陸空”新時代,中心城“三個中心”的定位不斷深化:成為贛西的中心、江西的中心、中部的中心。中心城身處贛西區域中心,做大總量、融入區域迎來新機遇,2014年贛西三市首次合作大會在宜舉辦,一批項目紮實推進,為西翼騰飛插上堅強的翅膀;身處中部崛起戰略中心,長江經濟带、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重大戰略的實施,承東啟西的優勢更加明顯,有利于爭取更多的支持,四方井水利樞紐工程順利推進,圓了宜春人30年的夢想,蒙西至華中鐵路煤運通道、昌吉贛客專動工,穿越宜春多個縣市;作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加快涌入,投資、消費更加活躍,開放的層次不斷提升,“虹吸效應”開始顯現。

  “大交通打造大格局。”蔣斌稱,宜春的大交通催生了新的三駕馬車——“袁(州)上(高)萬(載)城市經濟板塊”,與“豐(城)樟(樹)高(安)”經濟圈呼應,成為東西“雙核”驅動。

  “大交通助力大產業。”蔣斌介紹,宜春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核心,做強工業,加快將建材、機電、食品、醫藥、化工等打造成千億產業。做特農業,着力打造靖奉宜銅萬有機農業带、豐樟高富硒產業带、袁靖銅休閑農業示范區和上高富硒功能農業區。做響服務業,叫響“一年四季在宜春”的口號,突出智慧旅游營銷,促進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吸引更多游客來宜“春看花、夏避暑、秋賞月、冬泡泉”,力爭接待游客突破3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270億元,致力于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之都。

[責任編輯:李寧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