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地方产业

精準種水稻 增產更高效

2014-11-14
来源:江西日報

  傳統種地,農民全憑經驗、靠感覺。農業物聯網技術的介入,帶來的則是另一番景象。近日,記者從江西省農科院在余江縣舉行的水稻精確栽培技術現場交流會上了解到,通過物聯網技術與農業的深度融合,不用置身田間,水稻施肥、打藥時間以及田間溫度、濕度和光照是否適合作物生長,這些問題都由農田感知與智慧管理技術實時定量精確把關。

  科技為農田裝上“千里眼”

  10月下旬,正是秋收時節。余江縣平定鄉藍田村核心示范區,一串串稻穗籽粒飽滿。在百公里之外的南昌縣蓮塘鎮,省農科院農業工程研究所李艷大博士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就能在屏幕上看到百里之外的實時畫面。

  這是江西省農科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和南京農業大學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共同建設的農田感知與智慧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網遙感技術,在農田里設置基于無線網絡的作物生長感知節點,裝配攝像頭,可實現對農田作物的遠程實時監控。

  一個攝像頭的監控半徑約200米,離得較近的農田,拉近鏡頭,稻葉上的蟲子都清晰可見。李艷大說,專家即使不來現場,也能像醫生一樣通過“把脈”診斷“病情”。遠在千里之外打工的藍田村百姓,只要在電腦或手機上下載相關軟件,家鄉農田里的水稻長勢情況也可隨時映入眼簾。

  近年來,江西省農科院在余江縣、南昌縣、新干縣推廣水稻精確栽培技術,建立了3個千畝核心區和6個萬畝示范區,設立了兩處遠程實時監控點。今后,實時監控將逐步在示范區普及推廣。

  精確栽培成農業生產好幫手

  隨著水稻精確管理系統的建立,藍田村農民種田有了“新式武器”——通過計算機種田。

  在水稻精確栽培技術交流會現場,記者看到,農技推廣站技術人員拿起便攜式的“作物生長監測診斷儀”,沿著田間走一圈,四處檢測,就能準確獲取水稻生長信息和生態環境信息。技術人員再通過計算機,精確推算出具體的施肥方案。

  藍田村黨支部書記姜保生說,無論是農民眼睛看,還是人工查,誤差都比較大。水稻精確栽培,每一次施肥、用藥、灌溉都恰到好處。

  藍田村村民周早香有十三四畝農田。通過精確栽培技術,去年獲得了早晚稻雙季畝產超1100公斤的好收成。

  江西省農科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對余江縣、南昌縣和新干縣的核心區進行了精確方案和常規方案的對比試驗,精確方案較常規方案每畝分別增產29、25、27公斤左右。同時,水稻精確栽培技術具有明顯的節氮、省種等優點,每畝平均增產節本增效分別為64、56、59元。

  精確農業未來潛力巨大

  在許多專家眼中,水稻精確栽培技術現在只是嶄露頭角,未來還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此次現場交流會上,農業專家、江蘇省副省長曹衛星對余江的做法給予肯定。他說,水稻精確栽培技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通過遙感技術對水稻生長過程實時監測診斷;二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水稻栽培管理知識模型,生成栽培方案。余江的水稻精確栽培在這兩方面均做得不錯,能根據作物的目標產量,正確運籌肥料調控,得到理想的產量。

  江西省農科院黨委書記謝金水是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江西項目區首席專家。他表示,在糧豐工程實施過程中,也將引入與應用水稻精確栽培技術,更好地提高水稻高產栽培水平。

  水稻栽培可以精確,那么育種是否也能精確?省農科院副院長余傳源說,目前國內已有專家進行作物育種產量的光譜預測研究。江西省也將利用遙感技術對育秧品系材料的生長性狀進行篩選和優化,提高育種過程中的預見性。

  本報記者 宋 茜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