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讯】记者胡薇报道: 26日,“美丽故乡”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两岸的学者齐聚东坪山,探讨中国乡村未来的发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陶渊明笔下中国乡村的美好景象。然而,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乡村古村落为“符号”承载的国人乡愁也加快消失。
论坛上播放了纪录片《乡愁何寄》,讲述的是福州胪雷村整体搬迁时,一群媒体人与村民、专家、学者共同保护胪雷村陈氏祠堂的故事。据官方统计,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大陆消失的自然村落高达90万个,等于每天有近250个村落消失。
“改变居民、村民的观念意识,从内着手是社区营造的关键环节,最后回归人本精神是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教授陈茂祥说。目前台湾地区8000多个乡村中,几乎一半都参与了社区营造。而与台湾一水相连的福建,也已引入这一模式。2013年3月,福建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和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台湾中华两岸文创富农交流协会联合启动“闽台共建小康社会(乡镇)示范点”项目,建立长乐文岭村、连江县官坂镇辋川村和霞浦溪南镇傅竹村三个示范点。目前这三个示范点已列入福建“美丽乡村”计划,得到政府部门政策和经费的大力支持。
论坛还探讨了社区营造理念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厦门明明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即在论坛上介绍了其将地方文化产业振兴与社区营造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即通过社区营造,开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地方戏曲和历史记忆保留(影像)等文化项目,从而让民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