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拆掉一个厂 保护一座山

2014-10-21
来源:香港商报

  拆除施秉水泥厂现场 (磨桂宾 摄)

  山峦叠嶂———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王云 摄)

  云海苍苍——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王云 摄)

  (香港商报讯)通讯员 杨仁海 报道:施秉喀斯特申遗成功后,施秉县上紧环保的发条,拆除淘汰落后的施秉水泥厂,划定红线,严格保护和开发利用,以云台山为代表的“世界最美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全人类永续共享,促进施秉经济转型升级。

  拆掉一个厂,保护一座山

  “水泥厂拆掉了。今年重阳节,我们云台山的梧桐树叶依然绿油油的,去年这个时候早成光杆杆了。”10月19日,施秉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城关镇城东社区村民唐维泽告诉记者。

  他说,43年前,在他家白坡寨子附近,离县城约6公里的地方建起了施秉水泥厂。

  厂区房屋上布满了厚厚的灰尘,路旁的花草树木都蓬头垢面,即使春天也很难见到像样的绿色,穿越厂区的柏油路变成了沙石路。每当车辆经过这里都会卷起“沙尘暴”,厂区及周边村寨长年笼罩在粉尘、噪音之中。

  谈到水泥厂,唐维泽感受至深。他说:“村民们在厂里做的活路不多,一个月一两千块,但灰尘都吃饱了。去年,他打工回家种蔬菜3亩,养猪6头。第一次挑菜进城一下子就卖光了,后来几次就算是白送,也没人敢要。打菜喂猪,猪也死光了,一年亏了三万七千多。”

  下翁哨村烤烟种植大户代全军也这样抱怨,烟叶有一层水泥灰,影响烤烟质量,也卖不出好价钱。

  云台村支部书记吴通光说:“只要上山放几炮,拉几车岩石,一年收入10多万。”正因为经济上的刺激,贫困山寨的干部群众便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如今,随着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淡化经济收入,强化生活质量,水泥厂的去留成了大家的焦点话题。

  划定红线,保护云台山

  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施秉喀斯特与桂林、金佛山联合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通过表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荔波、赤水之后贵州省第三处、中国第12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施秉喀斯特以云台山为代表的白云岩喀斯特,有发育5.7亿年前的锥状峰丛峡谷,反映了地球演化历史,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生态和科研价值,得到了史密斯、威廉姆斯、伍德等世界喀斯特联盟专家的极高赞誉,堪称为“世界最美白云岩喀斯特”。

  “申遗成功,既是荣耀,更是责任。”该县申遗办主任王云认为,我们应倍加珍视施秉喀斯特这一世界级名片,认真履行《保护公约》、《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管理办法》,成立县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委员会。

  前不久,记者了解到该县把保护云台山世界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放在首位,划定红线,切实担负起遗产地保护责任。按照总面积282.95平方公里,核心区102.8平方公里,缓冲区180.15平方公里,分别划为红线、蓝线范围,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投资480万元新建一个集科学观测、环境监控以及信息统计发布为一体的环境监测平台,对遗产地空气、水环境、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保护云台山,就是保护自己。”各村通过《村规民约》等筑牢“护遗墙”,发现有人砍树木或下河毒鱼等,处罚300斤猪肉,并当众请吃和检讨。

  上紧环保发条 促经济转型升级

  “施秉喀斯特申遗成功,也是压力,施秉要下大力气做好保护文章,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施秉县县长张双红表示,不要把施秉山水当成

  简单的“印钞机”,要突出施秉的绿色和生态以及民族文化特色,要在发展中上紧环保的发条。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能耗、有污染的五小企业,停、关、转大势所趋。他坦然,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由于该县自身的原因,仍有个别污染企业,还未能转型发展。

  张双红认为,拆厂与保护和开发遗产地云台山,并没有矛盾,在核心区少建设,坚持生态建设,通过国内顶尖团队进行云台山景区创建5A级景区策划,促进施秉经济转型升级。

  该县在财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曾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对关停、拆除施秉水泥厂的专题汇报。

  该县工信局负责人汇报,施秉水泥厂每年有100万元以上的财税收入,可解决就业120人。它位于县城白坡,毗邻云台山脚下,是通往云台山景区的必经之路。

  施秉水泥厂经省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公司确认,将于2014年12月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拆除所有设备。经初步预算,企业关停拆除后,年淘汰落后产能8万吨,年节能量7900吨标煤,年减排二氧化硫3.85吨,二氧化碳1.26吨。

  6月中旬,该县委常委会痛下决心,研究决定9月22 日前关停、拆除施秉水泥厂,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和美化。

  10月19日,记者路过水泥厂看到,雨后青山如黛,树枝上挂着依稀的时光,飞鸟在丛林间掠过,一起一落,人来车往,满脸堆笑。那兀自耸立,一度污染的水泥厂,销声匿迹了,厂区新建的“施秉山水民族文化艺术长廊”,令人赏心悦目。

  今年“十一”黄金周,该县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至3成,其中云台山景区接待游客4.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14%,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