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修一段农村公路,就等于给群众打开一扇小康之门。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涞水有一个小山村——石圭村,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过去没有公路也没有“财路”,村民长期受穷。2012年,村里修通公路后,建起了石圭农业园,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不到一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000多元增加到了3800多元。
“农村公路建设承载着太多的民生诉求,它能将项目、资金、人才等‘养分’源源不断运送到边远的贫困地区,造福一方百姓。”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金浩表示,我省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从2003年大规模建设开始,至今年7月底,共完成农村公路投资超过808亿元,新增农村公路11万公里。到今年年底,我省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预计可达到15.6万公里。
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十二五”期间,我省计划完成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乡道改造约630公里,建制村通油(水泥)路1457公里。截至目前,县乡道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2013年安排建设规模284公里,2014年计划全部启动剩余项目。
一条农村公路就是一条产业发展带,甚至对整个区域的结构调整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近日,笔者顺着去年9月扩建好的曲承公路前行,在羊平镇段路旁看到,曲阳首家雕塑创意园——中惠园林曲阳雕塑创意研发基地正在施工。项目负责人高英坡说,正是因为公路扩建,最终才下定决心在此落户。项目建成后,200余位艺术家将在此聚集,年产值预计达2亿元,能带来2000多个就业岗位,将推动全县雕塑产业转型升级。
一条农村公路相当于一座通往外界的“金桥”,让遥远偏僻的贫困地区成为旅游热地。
青龙花厂峪村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18公里的山路崎岖不平。经过交通部门与乡村的共同努力,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修通了祖山镇至花厂峪的水泥路。路通以后,花厂峪村开辟了红色旅游景点,旅游业成为了村里的经济支柱。很多村民开起了农家饭馆、农家旅馆,口袋鼓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经过多年建设,路多了、平了,大山深处的老人家坐上班车进了城,无人问津的野菜野果变成了商人抢购的绿色食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世外桃源成了热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也因路过上了好日子,目前超过5000万群众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