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善人善举得善报——“袖珍女”于海波的慈善人生

2014-07-08
来源:新华网

  身高仅86公分、体重不足20公斤、因患有先天性脆骨症而生活在轮椅上的于海波,用18年的时间投身于公益事业,她一手创立的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不仅成为长春市规模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也是中国社工协会指定的、东三省唯一的社会工作实践基地。

  记者与于海波的见面是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病房。6月13日夜,于海波因过度劳累,突发脑出血入院。后被查出患有重度颅底凹陷症,威胁着她的生命。然而,因为患有先天性脆骨症,于海波迟迟没能找到合适的医院进行手术。

  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张旋告诉记者,自于海波生病后,家人、亲朋、心语志愿者乃至社会各界都在帮她联系医院。

  “一个海波姐曾经资助过的、同样患有脆骨症的女孩,让自家亲戚背到病房,带着自己开网店赚的1000元钱和水果,给海波姐送过来。”张旋说,类似的事情每天都有,那些曾经被于海波及协会帮助过的人,纷纷打来电话或者亲自过来问候,当地媒体也持续关注着她的动态。

  一个看上去平凡且脆弱的人,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于海波近20年的慈善公益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1995年,25岁的于海波用一部借来的电话开通了吉林省第一个无偿的心理咨询热线——心语热线。热线开通后,她不分昼夜地做一个24小时的倾听者,抚慰着一个又一个孤独、困惑、受伤的无助者。累计接听咨询电话近4万人次,回复7000多封咨询信件,并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于1996年成立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

  心语协会多年来,践行组织使命,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出公益项目,完善组织机构。助人工作主要体现在助残、助学及心理支持三方面。

  如在2010年成立的“生命之光”残友俱乐部,通过定期开展“手语课堂”、“助残体验”项目,引导人们与残障人士交流;编辑印刷《生命之光》助残刊物,为残障人士树立自信,在他人的成长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截止目前,已为全国23个省和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的残友送去精神食粮,累计服务1.3万余人次。

  多年来心语协会所开展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协会多次获得了“全国先进社团”、 “全国助残先进集体”、“感动吉林慈善奖”、“吉林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于海波个人也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全国十大青年志愿者、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社工人物”,并获联合国驻华系统颁发的“推动残疾人事业最杰出贡献奖”。

  相较于这么多听上去有点传奇的荣誉,病床上的于海波显得更加真实、自然。“这几天躺在病床上,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之所以能坚持积极地去做公益,是我看到那些受助的人都在很努力地去生活,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感到满足。这就是我的快乐,我存在的价值。”于海波说。

  于海波用幼小的身躯,筑就了人间大爱。如今她身体出现严重问题,社会爱心人士过来探望、想来帮助。“在医院的这些日子,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志愿者打电话说要给海波姐捐款。”张旋说。

  对此,于海波却表示,不想给大家添麻烦,“谁赚钱都不容易”。病床上的于海波仍然保持着微笑,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我仍然是个意气风发的’战士’!”

  目前,有两家医院具备为于海波手术的条件,香港玛丽医院和意大利一家医院。由于她身体情况特殊,不能乘飞机,所以去香港是首选。香港方面根据于海波的病历和片子再做下一步治疗计划。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