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这辈子住过的最好的房子。”7月初,在新疆和田市吾斯塘乌其村,72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巴木汗对记者说道。
她喜滋滋地带着记者参观了她的新房子。从新房子的大门进去,院子里有一个钢制的葡萄架,往里走是三间房子。房间地板上按维吾尔族传统置好了板床并铺上了地毯。窗子上挂着鲜艳的窗帘。卫生间则铺着雪白的瓷砖。
“比起20年前建的旧房子,新房子不漏雨,宽敞明亮,还可以洗澡。我和母亲一样非常喜欢这个新房子。”巴木汗的大儿子伊明尼亚孜陪同参观,并介绍道。
在新房子背后就是巴木汗原来的笆子房。由于年久失修,围墙破损露出了被泥巴裹着的红柳。房子里没有家具,一米多宽的小过道是和屋外一样的沙土地,两铺木板炕上是图案模糊的旧毡垫和摞起的被褥。
“多亏政府发放的每个月66元人民币的养老保险和一个季度1200元的低保,不然我的压力太大了,根本没有办法照顾母亲。”49岁的伊明尼亚孜介绍,母亲和两个有智力障碍的弟弟住在一起,是新疆和田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吾斯塘乌其村的低保户。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母亲一辈子也只能住没有浴室的笆子房了。
老人全家享受的是新疆安居富民工程政策:每户享受的由中央、自治区和“对口援疆”的北京市的补助资金共计2.85万元,再加上县里专门给“五保户”的4万元补贴,免费建成并装修好45平方米的砖房。
据恰尔巴格乡党委书记杨小平介绍,老人所在的吾斯塘乌其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15户人家。人均有耕地1.8亩,2013年人均收入4450元。
截至目前,吾斯塘乌其村安居富民房已经全部开工,40%的村民住上了新房子。该村在修建房子的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保证房子的质量。自2011年至去年底安居富民工程实施三年来,新疆累计投入资金742.46亿元,建成安居富民房超过92万户,天山南北360多万各族农牧民搬进抗震保暖的新居。其中,1.8万户就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洛浦。
巴木汗的新房子从4月份开始修建,现在已经完工。为了表示感谢,修房子的两个月里,巴木汗每天主动为建筑工人提供一顿的饭。“房子建好后,我每天晚上都要打开灯去新房子看看才去睡觉。”巴木汉告诉记者,她打算把大的那间房子作为客厅,小的自己做卧室,另外一间做浴室。
“政府帮我们盖了房子,搭好了葡萄架子,还帮我们买了几只羊。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伊明尼亚孜对未来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