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本地新闻

作家赴太原晋祠观赏“三绝三宝”

2014-06-12
来源:郎宏伟、陈琳、祁晓峰

著名作家山西行采风团在晋祠合影

  【香港商报讯】记者郎宏伟、陈琳、祁晓峰报道:11日上午,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等10位中国当代文坛翘楚,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晋祠是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山水人文与一体的国家4A级名胜景区。作家一行在晋祠仔细观赏了三绝:周柏唐槐、圣母殿彩塑、难老泉;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言:“到太原的人,如不去参观晋祠,就犹如到了北京没有去游览紫禁城一样。”带着对晋祠的向往,作家一行驱车首站来到晋祠。在导游的讲解中,作家们得知,晋祠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因唐叔虞被封于唐,故直称“唐叔虞祠”,也称晋王祠。其创建最早可追溯至“剪桐封弟”的故事,一般认为在北魏之前,由此推算,它至少经历了1500多年的风风雨雨。北魏之后,晋祠经过历代的重修与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格局,现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

  在导游的带领下,作家一行体会了圣母殿的庄严、难老泉的清澈、献殿的飞梁斗拱、宋代铁人的不朽、鱼沼飞梁的精巧严谨、周柏隋槐等千年古树的参天伟岸,特别是圣母殿中那悲喜娇羞的宋代侍女像更是引得作家们频频相望。首次来山西的董立勃在游人中快速穿梭,说要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感受太原的历史沧桑,并请记者帮忙与宋代大铁人合影留念。而作家阿成在献殿前仔细观赏,感叹道:“山西历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

作家肖克凡与晋祠铁人“试比高”

“三绝”名不虚传

  千年周柏唐槐古树、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祠区之内有很多古树,但有一颗极为与众不同,这就是在圣母殿左侧,相传为西周所植的龙柏树,人称卧龙柏。此树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5度,横卧如虬龙,但仍充满了生机。晋祠古木众多。树龄最长、最负盛名的是植于周代的柏树与汉、隋、唐的三株槐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圣母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而当人们置身其中,仿佛佛能听到他们的莺莺燕燕。

  特别是位于左二方位的侍女,正面看她含羞若笑,幽情凝眸;侧面看她微泪盈眶,哀怨悲伤。她曾被梅兰芳大师特别“关注”过——“一颦一笑,似诉平生”。 也许是深锁春宫的空虚寂寞。听导游说,也许她们就是金陵十二钗的原型。

晋祠三宝 古建翘楚

  在晋祠,除了三绝之外,还有三宝,即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

  圣母殿是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的最后一座,为唐叔虞的母亲邑姜而建,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年-1032年),重建于1102年(宋崇宁元年)。大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几近方形。殿身五间,副阶周匝,为中国现存宋代建筑最早的实例,属国宝级建筑。

  圣母殿在历经千年岁月洗礼后,早已退去了艳丽的色彩,细看之下,只见殿周柱子略向内倾,角柱显著升起,形成飞檐。殿顶黄绿琉璃相加,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特别是殿前檐柱上雕盘龙雕于1087年(宋元祐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那形态各异的八条木雕祥龙,各抱定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依然能够令人感觉到圣母殿的庄严气魄和雍容华贵。

  “鱼沼飞梁”是游客到晋祠参观时必看的建筑文化遗产,从名字来看,并不难分析,这是一座桥梁。只不过这不是普通的桥,而是一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桥梁,也是中国最早的十字形古桥,可以说是中国立交桥梁的始祖。最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已经建成,现在我们看到的鱼沼飞梁是宋代的遗存,距今也有900多年的历史,属国宝级建筑。

  据专家介绍,此桥的十字型建筑是中国古桥梁中的孤例,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利用特定境成功营造的杰作,对于研究中国桥梁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献殿建于1168年(金大定八年),1594年(明万历二十年)重修,原为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献殿是中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前檐明间敞门,四周槛墙,上至直棂栅栏。四角结构合理,坚固耐久,店内敞朗,外观稳固而舒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宋代“美男子” 已有900岁

  在祠区金人台上的四个角,各铸有一个铁人,每个铁人高约两米,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如塔似山,为晋祠镇水护祠,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

  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九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期就拥有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水平。这一尊铜像也有“太原守护神”的美称,是晋祠内塑像精品之一。导游说,西南隅的这尊,保存最为完好,不时有导游说这是晋祠中的“美男子” ,作家一行纷纷与这尊铁人合影 。

  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距离太原市区仅25公里,从太原出发30分钟即可到达。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是集自然山水、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山水人文与一体的名胜景区,这里汇集了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有“国之瑰宝”的美誉。

[责任编辑:实习生8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