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质量变好 综合利用增加 秸秆还田普及
汉中秸秆全面禁烧取得三个显着成效
陕西日报讯 (记者 宋志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外地游客对汉中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的宜居环境赞不绝口。入冬以后,不少地方雾霾笼罩,而在汉中城区,却能清晰地看到城北15公里外的天台山雄姿;即使在阴天多云情况下,正午一轮红日,整个城市即刻沐浴在阳光明媚、云蒸霞蔚之中。
少放一把火,取得三成效。大气自动监测数据显示,9月1日至30日,汉中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级天数27天、良好天气3天,优良率100%;10月1日至20日,优级天数15天、良好天气5天,优良率100%。环保专家表示,今年秋季汉中优级天数比上年同期增加44.8%以上,是历年来同期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这是彻底杜绝秸秆焚烧取得的显着成效。记者了解到,除了大气环境变得更好外,启动多年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还田、农作物播种免耕技术今年也取得显着进展。
今年秋收前,汉中市针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完善奖补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环保局牵头、相关8个单位参与的督导考核组,每天分赴各县区田间地头查禁、现场督查考核。要求全市6个重点禁烧区域全面禁烧,综合利用率达到90%,实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禁烧以来,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和经济开发区6个秸秆全面禁烧区域,仅洋县出现两次小面积火点,其他区域均未发生秸秆焚烧现象。
今年的秸秆禁烧取得显着成效,彰显了汉中狠抓落实的决心。市委书记胡润泽指示:汉中秸秆禁烧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消化问题。为此,各县区政府今年禁烧工作形成了“两极抓”模式。一是县、镇、村、组、农户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包村、镇村包组包农户”,田间地头设立固定岗哨,24小时值班蹲守,每天填报禁烧巡查日报表。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收购秸秆,补助农户收集出售秸秆,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为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做好秸秆收储,汉中市今年加大了资金支持,汉台区投入350万元、南郑县投入380万元、城固县投入300万元,勉县和洋县也投入100万元以上,对采取粉碎还田、分类收储不焚烧的农户、镇和企业,按不同标准予以补贴。汉台区对秸秆禁烧予以每亩10元奖励;南郑县对不焚烧的农户每亩补助15元,村组、企业建立的收储点每个补贴2000元场地租赁费,每收储1吨秸秆补助35元;城固县与镇村、农业部门签订秸秆粉碎还田责任书,农机手每粉碎还田1亩补助10元,对及时清运、开展秸秆草编等综合利用的农户,每亩秸秆补助10元;洋县对购置机械还田设施农户,每台补助3000元,确保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率达到60%以上。对购置秸秆打捆机的,每机补助2000元,对利用秸秆袋料栽培食用菌的,按秸秆利用量每吨补助500元。同时各地推广秸秆堆沤制肥、稻草覆盖栽培、果园抽槽压草换土、果园秸秆覆盖保墒除草及袋料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借鉴往年秸秆禁烧经验,汉中市今年把“疏”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快发展稻草产业。推动稻草系列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收购稻草,扩大现有秸秆加工户生产能力。汉台区引进“汉中市喜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生产草帘、草绳、草墩,可消化3000亩稻田1000吨稻草。汉王镇引进“俊华秸秆收购加工厂”,可消化秸秆1000吨。全市6个重点禁烧县区转化利用稻草量达到10万亩以上。二是大力开展稻草还田。今年全市大力推广稻草覆盖油菜小麦种籽,据统计,全市小麦、油菜免耕播种稻草覆盖面积达到52万亩。三是引进和指导企业建立收储和加工场,采取行政手段、经济补贴,及时把废弃不用的稻草拉运到指定的地点堆存。同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秸秆收购点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