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提名期結束,各界人士踴躍報名參選,共接獲1016份候選人提名表格。完善後的選委會選舉,擴大了議席規模,調整了界別組成,優化了產生方式,使選委會更具廣泛代表性,更好體現均衡參與,也更能代表香港社會整體利益。觀察這次選委會選舉,展現出多個新特點,包括基層力量的增加;年輕一代的踴躍參與;參選人更具代表性、政綱更加貼地務實;參選人對香港未來更有承擔等,令選委會展現新氣象,遏止了民粹歪風,回歸選賢與能初心,為香港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讓市民對於香港未來更有信心。
選委會更能反映青年聲音
新的選委會改劃為五大界別,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兼顧各界別、各階層的利益,特別是在選舉中新增了中小企業、基層社團、同鄉社團、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有關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等界別分組,令選委的社會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其中青年以及基層代表,都在新選制下得到顯着重視。
以新增的第五界別為例,當中110席撥歸全國性團體香港成員的代表,今屆共有34名來自不同背景、專業的全國青聯香港委員報名參選。過去青年要參選選委,需要循不同界別出選,但現在第五界別特別為青年代表提供席位,向有志為香港服務的青年打開了大門,讓他們盡顯所長,也讓選委會更能夠反映青年的聲音。
此外,第三界別亦新增了60席基層社團代表,這是專為基層社團度身訂做,出發點就是讓選委更能反映廣大基層民眾的聲音,讓選委會更具代表性。這次報名的都是來自紮根社區多年的基層團體代表,他們長期在前線服務基層,充分掌握他們的困難。選委會增加基層團體代表,讓基層社團的聲音能夠在選委會反映,從而推動政府加強對民生政策的重視。
中央完善選舉制度,就是要令選舉更能反映民眾的聲音,更加關注民眾福祉,這與西方所謂「民主選舉」,雖然有了一人一票之名,但選舉實際卻是被利益集團所控制,根本反映不了基層市民的聲音,也影響不了政府政策。相反,選委會選舉卻能夠顧及不同階層的訴求和聲音,讓不同界別的代表都可以在選委會內發揮作用,充分體現出制度的進步性。
這次選舉另一個特點,是充分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確保反中亂港分子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進入香港特區政權機關。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強調,香港必須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進入管治機構的人都必須是愛國愛港者,絕不容許任何一個反中亂港分子,通過任何途徑和方式混進管治架構,變成管治者,這是一條鐵的底線」。這條「鐵的底線」正體現在這次選委會選舉當中,反對派對參選缺乏興趣,並非是因為他們再無攪局之心,而是他們知道在選委會嚴格把關之下,以他們以往反中亂港的所作所為,根本不可能「入閘」,所以才乾脆不參選。
參選者一心一意為香港服務
沒有了反對派的攪局,令選委會選舉更能排除政治干擾,減少政治攻訐,讓參選人可以專注於政綱倡議,而非以往般一味關注政治議題,互相攻擊潑污水,更重要的是選舉排除了反中亂港者參選,不但從制度上守護了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更有力地遏止了以往選舉的民粹歪風。過去反對派參選人各種聳人聽聞、嘩眾取寵的言行完全絕跡,不少參選者都提出了務實、理性、貼地的政綱,一心一意為界別和香港整體利益服務,選舉風清氣正,重回正軌,這正是完善選舉的目的。
夏寶龍主任上月關於全面深入實施香港國安法的講話,對管治能力強的堅定愛國者列出了5項標準,要求治港者「不僅要想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這凸顯新選制對治港者有更高要求。選委更應以能力、表現爭取支持,為香港各項經濟民生發展事務在管治架構中建言獻策,共同推動「一國兩制」事業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