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美茵,1965年生,土生土長香港人,中國中醫科學院臨床醫學博士。1997年,已經32歲的她決定繼續攻讀中醫學士學位,自此開啟「學霸」闖關模式。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取得第一批中醫學士學位後,她隨即在2003年成為香港首批註冊中醫師,曾在銅鑼灣開設「怡仁中醫保健中心」,現長居北京潛心研究中醫非藥物療法,以古琴樂聲治療失眠、抑鬱等病症,並研發了「古琴音樂治療儀」等產品。她向香港商報記者坦言,選擇定居北京不僅是看到這裏是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大都市,有着許多創新創業機遇,亦十分注重並支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令她發自內心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結緣中醫始於外國老太
風美茵中學畢業後,因為英文較好,就從事對外接待海外旅行社的英語導遊,1987年起她常常帶歐美的旅行團到北京。這讓她第一次看到了首都北京的真實面貌,更因此認識到中醫的魅力。她表示,當時旅行團裏有一個美國老太生病發燒,向她提出要求中醫針灸治療。在中日友好醫院接受價格不菲的針灸治療之後,老太太身體情況恢復很好,本來慘白的臉色也都變得紅潤。老太太當時轉頭對她說,「Miranda,你就是中國人,中醫是你們中國人的寶貴財富,為什麼不學你們的針灸呢?」這句話給風美茵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隨着時光變遷,夢想亦不斷萌發壯大。
「一堆堆乾樹葉樹根能治病? 」「為什麼小小銀針就能那麼神奇治癒各種疾病?」風美茵笑言,從小就接受的是西式教育,也沒有去認真思考過中醫為何有着種種神奇療效。但是,通過不斷帶歐洲、美國等地的客人到內地,他們總是會要求去看TCM(傳統中醫),去北京同仁堂,老外們渴望知道什麼是陰陽五行經絡,每當參觀中藥房櫃, 老外們非常喜歡追問她。看到他們驚喜的反應,她當時卻無法回答。受此激發,她對中醫的興趣愈發濃厚,「凡有感冒,我就去中藥鋪吃中藥。」
1997年7月份,香港回歸了。她在報紙上偶然看到了浸會大學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當年美國老太太給她種下的一顆小小種子,亟需合適土壤成長。在三十幾歲的時候,她毅然決然選擇了報名上學,攻讀四年制中醫學士課程。
說起那一段學習經歷,風美茵表示,「一開始,我也有想放棄。」當時同學們都是白天做工,每周要上三個晚課,周六日還要去深圳學習臨床。初學習中醫很難,很多中藥的方子很難背下來,最重要的是當時教材都是簡體字,對於看慣了繁體字的她來說,甫一接觸無異於看天書,因為涉及很多專業知識,老師的普通話授課也是聽得雲裏霧裏。出於對中醫事業的熱愛,風美茵成為了為數不多堅持下來的人之一。
2003年,風美茵畢業後順利成為了香港第一批註冊中醫師。當時,很多人都說,她以後肯定很有前途。因為開設中醫診所的緣故,她開始漸漸接觸到很多有心理障礙的人士,抑鬱、焦慮、思覺失調(幻覺和妄想)、更年期躁鬱症、失眠等都是香港人最常見的問題,她漸漸萌生出採用非藥物療法幫助解決大家問題的想法。通過網絡檢索到中國中醫科學院有中醫心理學,她旋即決定攻讀博士學位。兩封推薦信,其中一封推薦信來自於香港食衛局前局長高永文醫生,令她順利拜在了廣安門醫院中醫心理系及博士生導師汪衛東教授門下。
北京創業機遇多文化氛圍濃郁
過去12年,風美茵博士已發表超過12篇專業論文,參加過內地、歐洲、美國、中國香港及台灣舉行的學術界會議,曾擔任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主講中醫師、香港宋慶齡金鑰匙培訓基金會顧問醫師,亦曾為報紙撰寫專欄文章。2017年11月,獲維也納莫扎特與科學大會邀請,發表古琴音樂的科學研究成果。2018年6月,在西班牙(巴塞隆拿),獲國際音樂與醫術學會大會邀請發言及演奏古琴。2019年12月,她成功在北京中關村港澳青創中心註冊「北京健樂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並代表該中心獲得初賽入選參加「北京創業大賽選拔賽」,項目名稱「古琴音樂助眠及監測儀」。記者注意到,今年已經56歲的她,日程表上排滿了各種學習的計劃,包括了學習古琴、國學、唱歌技巧、音樂心理諮詢、心理教練、普通話配音員、英語演講、自媒體製作、健康管理等專業相關的課程,「學霸」之名當之無愧。
說起為何選擇關閉開設了十餘年的「怡仁中醫保健中心」,並移居北京,風美茵有些哭笑不得地向記者說道,主要因為一次在香港一座高等學府的演講,被台下學生指她所彈奏的古琴是共產黨的音樂。正是這一次經歷讓她失望, 部分香港的大學生對中國文化了解之「膚淺」,不知道國家在飛躍般進步,就更加堅定了她移居北京的決心。
2017年,風美茵選擇了遠離市區的懷柔區,長住了下來。懷柔向來以山水風光聞名,是2014年APEC會議會場的所在地,還擁有慕田峪長城等歷史名勝。「懷柔」之名典故出自《詩經•周頌•時邁》中的「懷柔百神」,意為招來安撫,這與她現在致力研究的中醫非藥物療法亦是有着巧妙地契合。她直言,懷柔空氣清新,比起香港大都市的氛圍,壓力小一些,生活節奏也會慢一些,能夠安心練琴、寫書,同時也能感受到更多國人的包容和人情味。周末時,她常踏自行車,漫遊雁棲湖,參加在懷柔的行山長城團,或冬天住在山區雅致的民宿、夏天露營等。
「在北京可以跨界認識不同領域的人才,北京有更好的文化氛圍,發現這裏的古琴氛圍較香港更加濃厚,讓我能追逐夢想,潛心研究古琴音樂療法。」風美茵說,北京不僅注重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也在擁有着國際尖端的文化創意的地位。
臨床試驗證明古琴療效
風美茵表示,2009年的夏天,她剛到北京攻讀博士,第一次聽到古琴現場演奏,管平湖古琴家演奏的「流水」猶如潺潺溪水流進她的心田。這種仿佛遠古先祖地召喚一般,讓她去發掘古琴的更多功效,啟示她可以將古琴從藝術普及到中醫心理養生方面。通過她十三年的臨床試驗證實,古琴確實對人體有着良性療效。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後,許多人對健康的管理亦愈發重視,中醫藥的作用和優勢也得到了中、西醫同仁的共同認可。風美茵坦承,很多人都有了新的健康理念。從「治已病」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養生保健,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健康」。
風美茵說,古琴由於其沁人肺腑的美妙音色和音律,鬆沉低緩、沉靜曠遠,能震盪人的心靈,並能引人由躁入靜,古琴所發出的樂音是任何樂器都不可代替的。她現在每周六日在北京弘醫堂中醫(國際)診所,脈診處方,並在診治中,通過古琴音樂進行心理諮詢、並使用自行研發的「古琴音樂治療設備」,讓它能夠在臨床上面取得進一步的驗證,而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亦希望能夠將中醫及傳統非藥物養生,包括:針灸、氣功、拔罐、刮痧、按摩法,以及古琴音樂療法治療手段都介紹給公眾。(記者 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