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宋美齡與中醫按摩保健

2021-07-11 15:2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部

  多年前《香港商報》曾經登刊過一篇有關宋美齡與中醫按摩的文章,講述了按摩療法在治療、養生、保健、康復等領域中的作用。
  宋美齡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接受用按摩方法來保養身體。很早以前,宋美齡母親晚年體弱多病,有位牧師朋友提議用按摩可以減輕她母親的病痛,經按摩後老人家病痛有很大的改善,從此宋美齡接觸到中醫按摩,自己也喜歡上這種保健養生醫術。

  背部按摩的作用
  人體背部分布著許多經絡與穴位,中間有督脈、兩旁約一橫指距離是兩條華陀夾脊經絡,從頸背至腰骶,分布許多穴位,再向外側橫移,脊柱兩側各有兩條足太陽膀胱經絡行走從頭經背到下肢,故人的背腰部共有5條經絡,而且有很多穴位注足,又關係到許多臟腑,故治療一些內臟病症,常在背脊取穴,被稱為「俞募配穴」。比如,背部膀胱經上的脾俞、胃俞、大腸俞等穴。從現代醫學生理、解剖來看,脊髓神經對人體內臟有着重要的關聯,所以在背部這些穴位進行按摩,造成良性刺激,促進血液循環,興奮末梢神經、提高免疫能力,使體內內腓肽等化學物質分泌增加,使人體在非常舒坦中提高了抗病能力。長期在背部諸穴作按摩醫療,能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宋美齡活到百餘歲,可能與她長期作按摩醫療有關。

  按摩乳房可增強免疫能力
  從那時候起,宋美齡在接受按摩保健的同時,也開始學習一些按摩知識,並開始自我按摩自己的乳腺。按摩可使胸腺T淋巴細胞產生,提高免疫能力,加強胸腺素。胸腺是免疫細胞的「出生地」,按摩胸部能提高抗病能力,同時還有保持乳腺部的形體美,是防止胸部退化、萎縮、保持豐滿有彈性的好方法。

  按摩胃腹部的好處
  按摩胃腹部、取穴中脘、神闕、關元、氣海、丹田,可促進胃腸功能的改變、防治胃脹、胃痛、消化不良、大便不暢、便秘、腹瀉,對於調節胃腸功能有積極作用。

  按摩頭面部可預防感冒,治療頭痛、失眠
  長期堅持,取穴百會、太陽、印堂、迎香、風池等穴,預防感冒十分有效,每天晨起堅持自我按摩頭面10分鐘,會見到明顯效果。如頭痛、失眠者加重頭後頸部、風池、百會、太陽、合谷的按摩,必有收穫。

  全身按摩是消除疲勞的極佳方法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當時宋美齡自覺身心疲憊,有請侍女為她作全身按摩。50年代到了台灣後,開始配備專職按摩師進行全身保健按摩,這種情況一直到宋美齡1975年赴美國治病時,仍沒有中斷,如果有一天沒有按摩保健,她就會不眠,心情不寧、寢食不寧,宋美齡已將按摩成為她養生的一種生活習慣,這種持之以恒的堅持,在養生保健按摩是很值得提倡的。每天或隔天接受半小時至1小時的保健按摩調節血液循環、穩定情緒、提高免疫能力是有很好的作用。
  宋美齡在台灣時期,一位醫生向她介紹講述足部按摩的好處,足部按摩不僅舒服,而且還是一種排毒治病的好方法,她接受了醫生建議,增加了足部按摩內容,不久她的胃病不藥而治,症狀有很大好轉。人體的十二經脈中有3條陰經及3條陽經在足部循行。足部隨經穴外,還包含有人體各部器官的反應區域,我們叫它「全息胚」,當人體某器官發生生理變化,足部反射區首先出現反應。所以,對足部的按摩可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防病祛病的作用。我在本專欄曾寫過「蘇東坡與足底按摩」一文,說明古人對足部按摩的作用也有豐富的經驗與研究,這一保健方法,可說在中華大地流傳了上千年,深受民眾歡迎與認可。(文:吳文豹)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