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3%,但是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卻上漲9.0%,達到2008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在PPI快速衝高的同時,CPI同比增速儘管也有所上行,但仍處於1.3%的較低水平,顯示中國尚未形成全面通脹風險。
短期內對通脹不必擔憂
中國5月CPI同比上漲1.3%,相比2%-5%的溫和通脹還有一定的空間,所以整體來看中國的消費物價還是可控的。其中,豬肉價格因為去年基數太高,近四個月開始大幅回調,5月同比下降23.8%,成為整體CPI的主要拖累項。而豬肉價格短期內仍然有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撬動CPI動能還會進一步減弱。另外,CPI通脹需要需求、供給、流動性的配合,在當前消費受疫情影響仍弱于正常水平的背景下,上游價格上漲壓力向CPI傳導可能不順暢,因為消費復蘇較慢,PPI向CPI的傳導也會緩慢,不用擔心CPI會過快上漲。
而且人民幣匯率反覆升值也一定程度上沖抵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中國進口增長明顯也會一定程度上沖抵通脹的風險。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14萬億元,同比增長26.9%,比2019年同期增長20.8%。其中,出口1.72萬億元,同比增長18.1%;而進口1.42萬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9.5%。5月進口增幅領先出口21.4個百分點不僅僅是人民幣升值的提振,更應該是國家對進口的重視,中國正越來越重視促進進口來促進經濟的平穩發展。
PPI上漲空間有限
市場普遍擔心PPI會向CPI傳導通脹壓力,但是有市場人士分析,受總供需格局變化及其他一系列結構性因素影響,PPI向CPI的傳導減弱的現象從2013年之後就已經存在。展望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壓力已被大幅消化,繼續普遍上漲的動能趨於減弱。與此同時,中國PPI也將逐步轉升為降,CPI繼續呈現低水平增長態勢,難以對貨幣政策構成掣肘。中國消費復蘇較慢,下游產品銷售價格漲價空間有限,最終影響整體PPI之後會逐漸回落到合理水平。
總體上看,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面均不支持大規模價格上漲,長期通脹的基礎並不存在。(王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