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香港賽馬會刊物《駿步人生》,刊登了大提琴家李垂誼的訪問。經常穿梭歐亞演奏的他,銳意尋找在音樂路上再出發的靈感,擁有「超時空」音樂理想。他於年前成立「垂誼樂社」,希望成為跨文化國際交流平台;在馬會支持下開展「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為本地年輕音樂家搭建舞台之餘,亦將香港古蹟融入到音樂演出之中。
於大館等搭建演出舞台
李垂誼在訪問中談及,近年旅居德國柏林,經常穿梭歐亞演出。他發現歐洲學生相對有較多的演奏機會,這方面較香港學生優勝。他說:「回港後我認識了許多香港音樂學生,我問自己:為什麼他們演出機會不多?香港缺少什麼?明明每年都有世界知名音樂家訪港,卻少有年輕本地音樂家可以與大師同台演出。」
李垂誼於2010年創辦「垂誼樂社」,希望匯聚全球演奏家作跨文化交流,啟迪音樂界新晉。樂社至今已舉行過百場活動與音樂會。李垂誼直言,愛在香港街頭漫步,從被古老建築包圍的歐洲來到香港這麼一個現代化城市,他不時問自己:「為什麼香港有這麼多古蹟,卻甚少用作音樂演出?」
「垂誼樂社」自2019年起獲馬會捐助,開展「賽馬會樂.憶古蹟」計劃,於大館、其他香港古蹟建築搭建舞台,為觀眾呈獻節目。除了原有的古蹟音樂會,更將會注入多個新元素,包括駐場藝術家、導賞及教育項目等,務求全面惠及觀眾、學生以及社區人士。
在疫情期間則改辦網上音樂會,活動一直沒有間斷。他說:「我其中一個夢想,就是認識多些香港的古蹟。如果香港有更多地方可以做音樂會,我們欣賞樂章之餘,還可以研究該古蹟的歷史,內容就更豐富了。同時,年輕音樂家有個表演場地,對他們的發展有莫大幫助。」(記者 戴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