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琪」觀】秋山作四鄰 蕭寺枕嶙峋

2021-04-24 14:34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淩光亨(清),字伯衍,號竹虛,安徽巢縣人。擅長畫山水人物,各臻其妙,尤長於雪景。他筆下的《秋山蕭寺》用筆古樸,層次豐富,點劃之間功架十足。前景山石嶙峋,樹木豐茂。中景一水為隔,水雲漫然,疑為一色。水邊樓台,在淡色林木的掩映下,頗顯蕭索。水中一葉扁舟,似由畫外浮泛而來,給人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遠景山色空蒙,各具姿態,古意盎然。


淩伯衍作品《秋山蕭寺》,76x29.5cm。

 畫中山石用筆彎曲交纏,多作礬頭、苔點,有董源筆意。董源善用水墨繪煙雲濕潤的江南山水,尤其擅畫秋景,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稱:「其用筆甚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雖然用筆粗放,不似實景,但景物鮮明,意境深遠悠長。

 此圖同為江南的秋山景色,前景墨點繁密,遠景著色清淡,並用濃墨勾描出結構轉折處的線條,猶如點睛之筆,強調出畫面主體,也拉開了空間。樹葉用蟹爪法,發枝疏密交叉有致,既有枝幹生長的節奏,又生動自然,富有變化。畫家用不同形狀的樹葉表現各種樹木的特徵,有細密修長的松柏,也有橢圓的闊葉樹,枝葉錯落,既富有層次,又能表現出山林茂密、樹木種類繁多的景象。再以朱筆點染出一樹紅葉,突出了秋意,也將視線引導至隱現在雲霧中的山寺上,可見其巧思。


《秋山蕭寺》局部。

 古代不乏喜以「秋山蕭寺」為題創作的名家。宋代許道寧、元代王蒙、清代樊圻等均有《秋山蕭寺圖》存世,雖構圖、內容、情感表現皆不相同,但都是對秋季山寺的描繪。歷代文人墨客對秋景都情有獨鍾,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的閒適,也有「蕭蕭梧葉送寒聲,江山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的蕭索。弘曆曾作詩道:「秋山作四鄰,蕭寺枕嶙峋。愛此無中色,留將幻裏真。」(《王蒙秋山蕭寺》)雖是賞畫中之景,實則畫外之意已透過筆墨展現於紙上。(文:蕭芬琪)


作者蕭芬琪,中國美協會員、美術理論家、畫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為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嶺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藝苑研究學會副主席、海外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香港美協創會秘書長等。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