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在全球外儲佔比創新高:美元「沉淪」全球儲備資產分散化配置提速

2021-04-02 10:55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隨着去年四季度美元指數創下2010年以來單季最大跌幅,全球外匯儲備的「去美元」進程悄然提速。

 4月1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佔比,從去年三季度的60.46%降至59.02%,創下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強勁升值驅動下,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三季度的2455.5億美元升至2675.2億美元,令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佔比升至2.25%,創下2016年底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值。

 「這背後,是美元持續貶值令全球外匯儲備機構加快資產多元化配置步伐以緩解美元資產集中度偏高的風險,而匯率堅挺且國債收益率安全性雙高的人民幣,成為他們日益青睞的重要替代資產。」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策略分析师Timothy Ash向記者分析說。這也與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份額的佔比提升相呼應。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份額的佔比從去年10月的1.66%,上升至去年12月的1.88%,其中去年11月更是達到2%。令人民幣全球支付份額排名上升一位,至第五位。

 「究其原因,越來越多企業鑒於美元持續走低,紛紛使用匯率堅挺的人民幣等非美貨幣進行跨境投資貿易結算,带動人民幣在外匯儲備的比重上升。」一位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指出。此外,各國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鑒於去年四季度美元貶值與美債收益率相對較低,一直在拋售美債並加倉人民幣國債,以博取更穩健的長期保值增值效應。

 記者從多位全球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處了解到,即便今年以來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與美元觸底反彈,各國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加倉人民幣資產的步伐並未改變。

 「尤其是美債收益率走高令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壓力加大,越來越多新興市場國家反而更需加快外匯儲備多元化步伐以擺脫對美元的高度依賴,才能有效抵御美元回流带來的各種衝擊。」Jupiter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產品負責人Mark Nash指出。

 美元與人民幣資產的「冰火兩重天

 多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直言,去年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跌破60%整數關口,早在華爾街金融機構的意料之中。一方面鑒於去年四季度美元持續走低與美債收益率偏低,越來越多國家央行一直在減持美債資產;另一方面美國持續加碼財政刺激計劃令美國債務規模持續走高,令他們預期美債收益率遲早會走高(債券價格下跌),進一步加快拋售美債步伐。

 一位受托管理某些國家部分外匯儲備資產的國際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向記者透露,這些國家外匯儲備自營部門除了主動減持美債,還要求他們適度降低美債在全球投資組合的比重。因為他們認為美股債務規模持續快速擴張,正給美債持倉安全性構成新的風險。此外,隨着歐美央行持續加碼貨幣寬鬆政策,西方國家負利率債券規模還將繼續增加,不利於他們外匯儲備的長期保值增值。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這些國家外匯儲備自營部門對人民幣債券的青睞,隨着人民幣匯率持續堅挺「與日俱增」。

 數據顯示,去年境外央行類投資者淨持境內債券規模達到471億美元,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411億美元。截至去年底,境外央行類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餘額達到2637億美元,佔比約51%。

 「尤其在去年四季度美元創下多年以來最大單季跌幅期間,海外央行類投資者加倉人民幣債券的步伐明顯加快,带動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持續回升。」Mark Nash分析說。這背後,一方面是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基本面率先實現修復,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且中國債券收益率在全球主要國家中表現相對突出,令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範圍內表現出一定的避險資產屬性,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央行類投資者加快加倉人民幣債券避險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提速,令海外央行類投資者交易結算與資金進出更加便捷,進一步提振他們配置人民幣債券對沖美元資產風險的興趣。

 在他看來,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的佔比創下新高,也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順利推進息息相關。由於去年美元貶值成為市場「共識」,越來越多海外企業願意接受人民幣作為跨境投資貿易結算貨幣,带動不少國家相應增加人民幣儲備資產「滿足」日益旺盛的資金結算需求;此外,不少海外銀行積極推進離岸人民幣賬戶開設、現金管理、貿易融資等產品服務,也带動不少國家地區人民幣使用範疇增加與人民幣交易成本持續走低,進而带動人民幣的儲備資產屬性持續增強。

 英國央行近日發布的半年度外匯交易量調查報告顯示,去年10月,倫敦市場離岸人民幣的日均交易量達到創紀錄的845億美元,當月人民幣期權日均成交量也達到創紀錄的117億美元,遠期合約日均成交量接近120億美元,創下2019年以來新高。

 前述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表示,去年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創新高,也與中國國債利差收益持續擴大存在着密切關係。去年四季度中國10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為3.268%,相比而言美國與德國同期國債收益率分別僅有1.357%與-0.306%,驅動越來越多國家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將中國國債作為博取資產增值的重要路徑。

 海外央行持續加碼人民幣儲備資產

 儘管今年以來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带動一季度美元指數反彈逾3.6%,全球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對人民幣債券作為儲備資產的青睞卻沒有降溫。

 中央結算公司發布的今年1-2月債券托管量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規模分別達到1719.31億元與956.94億元,表明在美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雙雙走強的情況下,海外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熱情依然不減。

 3月18日,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數據顯示,受春節假期影響,今年2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份額由1月份的2.42%小幅下滑至2.2%,但仍維持全球第五位的排名。

 「這背後,是全球企業仍將人民幣作為主要避險貨幣進行跨境貿易投資結算。」一位外資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門業務主管向記者指出。相比美元反彈與美債收益率走高導致近日不少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匯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的平穩態勢,吸引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企業加大人民幣的跨境貿易結算比重。

 在他看來,美元反彈與美債收益率走高也在「助攻」越來越多國家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加倉人民幣債券。究其原因,美債收益率走高觸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壓力加劇,導致他們一方面拋售美債資產籌資,以便隨時干預匯市穩定人民幣匯率;另一方面則加快外匯儲備多元化配置,從而擺脫整個金融市場高度依賴美元的窘境,緩解美元走強對本國資本外流與貨幣匯率大跌的壓力。

 前述受托管理某些國家部分外匯儲備資產的國際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向記者透露,一季度末調倉階段,部分國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要求他們無需趁著美債收益率走高而大舉買入美債,轉而增加配置經濟復蘇基本面相對強勁、擁有充足外匯儲備的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國債。在這些外匯儲備管理機構看來,買入美債將驅動美元走強,反而加劇本國資本外流壓力;相比而言,增持人民幣國債既可以獲取更高的穩健回報,又能減輕本國經濟對美元的高度依賴。

 「這種趨勢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直到海外央行類投資者的人民幣債券持有比重與當前中國在全球經濟的比重(約20%)相當。」他指出,越來越多海外央行類投資者認為,要讓本國外匯儲備更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實現長期穩健保值增值,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外匯儲備資產配置結構與全球經濟發展格局「高度契合」,從而充分分享全球經濟發展的「紅利」。但在當前,不少國家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國債比例仍不到6%。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