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縱觀全年,投資者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環球政府均採取非常規政策維持市場穩定。不過,寬鬆政策不能永續,終有退出的一天;與此同時,金融監管定必加強。人行早前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重提「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貨幣政策更注重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強調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估計內地貨幣政策已正式轉向穩健中性,目前繼續寬鬆和過快收緊的基礎都不具備,短期內將既結構性緊又結構性鬆。
從部署上,疫情期間超常規貨幣工具將退出,而非轉向全面收緊和加準備金率或加息。操作上,人行將繼續精準滴灌,既要防止資金流入房地產和空轉,穩定宏觀槓桿率,避免貨幣超發疊加直達實體程度更強引發的通脹,又要加大對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綠色、科技、新經濟等領域的支持,重點精神為「促進貨幣政策與財政、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目標優化、分工合理、高效協同」。
加強金融監管
觀察人行報告內容,預期內地信用政策將出現調整,來年信貸、社融、廣義貨幣(M2)增長速度將較今年回落,信用環境將有所收緊。穩槓桿和防風險將是重點,預計來年有可能將再度重監管。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首提「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強調「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堅持不讓局部風險發展成系統性風險、區域性風險演化為全國性風險。加快健全金融風險處置責任體系,壓實股東、各類債權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責任」,不能否認與近期債券違約事件有關。故此需要健全風險預警體系,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此外,報告重點表述穩槓桿,隨着疫後經濟好轉,人行將更關注宏觀槓桿率的穩定。故此,貨幣及財政均將略微收緊,政策也會更加注重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預計金融監管將成為政策主線。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