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一批又一批五邑籍報人和記者茁壯成長,他們以滿腔熱血投入新聞事業,以筆為戎揚正氣,飽蘸心血着華章,在新聞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沙飛:人民軍隊第一個專職新聞攝影記者
沙飛,原名司徒傳,開平縣赤坎人,1912年生。1931年高中畢業後,開始學攝影。1937年,聶榮臻司令員把繳獲敵人的一台德國魏爾脫照相機交給沙飛使用,同時任命他為軍區攝影記者。這樣,沙飛便成了人民軍隊及敵後抗日根據地第一位攝影記者。他拍攝的八路軍鐵騎通過平型關,八路軍在喜峰口戰鬥,收復察南蔚縣,收復浮屠峪等,紀錄了抗戰初期八路軍在敵後的戰績。
1938年6月,白求恩大夫來到晉察冀邊區,沙飛拍攝了白求恩大夫在戰火中堅持為我軍傷員動手術等許多珍貴鏡頭。後來,白求恩大夫在臨終前寫遺書,談到把他的「照相機給沙飛」。1939年2月,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設立新聞攝影科,這是中國人民革命攝影事業中一個正式的機構,沙飛任科長。1942年5年2日,晉察冀畫報社正式宣布成立,沙飛被任命為報社主任(社長)。
吳有恆:原《羊城晚報》總編輯
恩平上凱崗村人吳有恆創作的《山鄉風雲錄》成為粵劇重點劇目。1936年,吳有恆到香港參加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華南區總部的工作,同年秋天,在香港參加了中國共產黨。解放後,吳有恆歷任中共粵中地委書記、粵西區黨委秘書長、廣州市委秘書長、廣州市委書記。工作之餘,當年從事地下工作和游擊鬥爭的豐富經歷,總是浮現於吳有恆腦際,常常使他情懷激盪。他創作了大型話劇《山鄉恩仇記》,並在廣州造紙廠演出。同時,他還寫了長篇小說《山鄉風雲錄》,在《羊城晚報》連載。之後,由此改編的粵劇成為廣東的重點劇目。1963年,他寫了幾十篇雜文《榕蔭雜記》陸續在《羊城晚報》發表,顯示出在文藝創作上多方面的才華。
吳冷西:曾任中共中央三大媒體「第一把手」
廣東新會古井鎮文樓村人吳冷西,原名吳仕佔。「九一八」事變之後,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9月,他調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先後任國際版編輯、主編、國際部主任。1949年2月,吳冷西任新華社總社副總編輯。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0月吳冷西任新華社總編輯,1951年12月任新華社社長。1957年6月,他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兼新華社社長;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72年恢復在《人民日報》的工作。
吳冷西主持《人民日報》工作時,聘請了一批知名作家任《人民日報》特約記者,並支持他們深入群眾,采寫報告文學作品,在報紙上發表。如方紀的長江行系列報告,郭小川的《小將們在挑戰》,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黃鋼介紹李四光的長篇報告等等,均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許實:撰寫《街談巷議》評論23年
原《羊城晚報》總編輯許實,筆名微音,祖籍開平月山。許實從事新聞工作60年,筆耕不輟。解放前,他先後在東江縱隊《前進報》、北江支隊《抗戰報》從事編輯、主編工作,在越南堤岸地下黨創辦的《中華報》撰寫社論。奉命回國後,他到中共中央聯絡部任研究員,不久即被送到馬列學院學習;學習後調到新華總社任廣東分社副社長,並一度擔任《南方日報》副總編輯。1980年《羊城晚報》復刊後,許實先後擔任副總編輯、總編輯。他以「微音」為筆名,為《羊城晚報》頭版着名的新聞評論專欄《街談巷議》撰寫評論長達23年。
這些評論或彈或贊,或褒或貶;褒則熱烈,貶則痛切;鞭闢入裏,入木三分。許實在談及撰寫「街談巷議」的體會時曾經說:「報紙要『揪』住讀者,首先就得同他們心心相印。他們愛什麼,恨什麼,有什麼意見,有什麼困難,能給他們說點話,他們就肯買你的報紙,也願意讀你的文章了。」他這種與讀者「心心相印」的辦報、為文的理念和實際行動,贏得了讀者,獲得了尊重。
譚文瑞:原《人民日報》總編輯
祖籍新會的譚文瑞,畢生從事新聞工作,先後在天津、香港《大公報》當編輯,特派記者。1950年,譚文瑞進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工作;抗美援朝期間當過戰地記者。在《人民日報》的40多年中,譚文瑞歷任編輯、記者、評論員、國際版主編、國際部主任、副總編輯到總編輯,編過數以千計的版面,撰寫和審改過幾千篇稿件,包括社論、評論、專論、札記、通訊,其中有一些曾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
1956年,譚文瑞開始用「池北偶」的筆名撰寫政治諷刺詩。文化大革命之後,因為對社會上的歪風邪氣和腐敗行為深惡痛絕,就禁不住也把諷刺的鋒芒指向國內的醜惡現象和各種弊端,而且一經開始,就欲罷不能。從那以後,他寫諷刺詩的題材便國內國際兼而有之了。他的諷刺詩經常由華君武、丁聰、方成等着名漫畫家配畫,以詩配畫的形式發表於全國各大報紙雜誌上,頗受讀者歡迎。他在一本集子寫過這樣幾行作為自序:
「冷眼熱腸察世情,是非曲直看分明。
不會作詩學打油,針砭時弊刺歪風,
言語辛辣雖逆耳,總是有聲勝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