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疫情愈早受控 經濟愈早脫困

2020-08-1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受累新冠肺炎疫情,本港經濟繼第一季大幅收縮9.1%後,政府昨公布第二季GDP繼續下跌9%,並將早前全年衰退4%至7%的預測,下調到衰退6%至8%。毫無疑問,若然香港無法走出疫情,經濟也肯定無法走出衰退。

  細看第二季經濟數據,幾可用乏善可陳形容。對比第一季的第一波疫情,第二季的第二波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更大,包括在實施入境管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於3月底收緊食肆及禁止娛樂場所經營,消費市道自然受到更大打擊,以致私人消費開支跌幅擴至最新的14.2%。由於與病毒長期共存的機會大增,發現病毒不似沙士會在夏天消散,固定資產投資的意欲更是雪上加霜,投資在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等的開支就大瀉了44%。至於出口方面,對內地雖然扭跌回升,但由於其餘主要地區仍受疫情困擾,外在需求實在難予厚望。唯一慶幸的是,港府果斷、有力地實施逆周期刺激措施,由政府消費開支到公營部門的樓宇及建造開支,期內都不跌反增,兩者增幅且較第一季擴大,因而成為支撐經濟的一大力量,否則第二季GDP按年跌幅不可能收窄0.1個百分點,經季節性調整的按季跌幅亦不可能僅為0.1%。

  然而,經濟復蘇不能單靠政府,尤其近月香港陷入第三波疫情,抗疫措施且較第一、二波更辣,對消費打擊必然沉重得多,是故當局也不得不向下修訂了全年GDP預測。所以,經濟欲早脫困,疫情必須早受控,這是終極治本之道。事實上,內地受惠疫情很快受控,第二季經濟便錄得3.2%增長,年率化的按季增幅更達驚人的54.6%,表現冠絕全球所有主要經濟體;反之,其他疫情管控較差的地方,譬如美國第二季經濟便跌9.5%,歐元區跌15%,至於新加坡亦跌12.6%。可見,GDP升跌乃是反映疫情控制狀況的風向標,唯有成功管控疫情,經濟方能夠從谷底反彈。

  所以,香港的當務之急,肯定是盡快遏制疫情。其中,盡早實現全民檢測,市民並積極配合檢測,便可有效將社區內的潛在患者查找出來,將社區爆發的風險降至最低,為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再次呼籲市民踴躍參與檢測。抗疫工作人命攸關,何必動輒政治化「逢中必反」,只因檢測由中央支持進行就能盲目反對?為了減低傳播風險,限制群體聚集的限聚令絕對大有必要,反對派何以一味將政治置諸人命之上,堅持進行示威遊行活動?難道香港繼續受困疫情,包括經濟繼續探底、失業繼續飆升,甚至每日皆有患者死亡,都是反對派所樂見嗎?放下歧見、同心抗疫,豈不是真正愛香港,有益全港市民的應有之義?

  疫情受控,無疑是經濟停止下滑的前提,否則重振經濟必無從談起。唯有條件合適,才可在限聚令下逐步放寬港人外出用膳和娛樂的措施,以及在風險可控譬如有「健康碼」政策配合下推動「旅遊氣泡」等等,從而讓消費、投資活動恢復正常,以及讓經濟、社會、民生等恢復正常。究竟要走出疫情,抑或任由香港病下去,相信大家必能作出正確抉擇。

 

[责任编辑:朱劍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