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中醫學中的五行學說

2020-08-1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五行學說萌芽於殷商時代,形成於西周前期,歷史上最早記載五行概念是《尚書》中有兩篇文獻提到五行這個詞。春秋時期,五行被廣泛地用來解釋自然社會現象。史書《左傳》、《國語》中載有大量的有關五行的言論或事件。依據五行的各自特性,對自然界的各事物和現象進行歸類。通過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五行相行來認識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還包括五行相生與相克,五行制化與勝復,五行相乘與相侮,以及五行的母子關係等方面。

文:吳文豹

中醫的五行學說分為木、火、土、金、水來對應人體五臟。

中醫的五行學說,依肝、心、脾、肺、腎五臟某一方面的生理功能特性,將其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水五行,來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或生理特性。又將與五臟相應的五腑(三焦之外)、五官、五體、五志、五神、五液、五華等分別歸屬於五行,建立中醫藏象學說中的五行──五臟系統。還演釋天人相應理論,又將自然界的五方、五時、五氣、五味、五色、五化、五音等與人體五臟系統聯繫起來,達成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表達了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念。此外,根據五行生克制化理論,說明五臟功能之間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五臟之間的相互資生關係是: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生肝木。五臟相互制約關係是:腎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五臟相生關係,若疾病順着五行(臟)相生次序傳變,即母臟發展至子臟,稱為「母病及子」,若疾病逆行五行相生次序傳變,即子臟波及母臟者,稱「子病及母」。五臟相克關係,若疾病順着五行(臟)相克次序傳變,即任何一行(臟),對其「所勝」行(臟)克制太過者,稱為「相乘」。若疾病逆着五行(臟)相克次序傳變,即任何一行(臟),對其「所不勝」行(臟)反向克制者,稱為「相侮」。

五行學說還用來確定治則治法。依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論,確定相應治則治法。治則是「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亦稱「補母」與「瀉子」。「補母」是說通過補益母臟來治療母子兩臟皆虛或子臟虛弱之證。比如補腎陰為主,借以涵養肝木(水生木);以補脾氣為主,借以扶助肺氣(土生金)。所謂「瀉子」是說通過攻瀉子臟以治母子兩臟皆實或母臟邪實之證。如以瀉心火為主,借以瀉肝(火為木之子)。按五行相生理論確立的治法有:滋水涵木的滋腎以養肝陰。也以制約肝陽的一種治法;濡木生火法的補肝血以生心血的一種治法;益火生土法的原指心陽以助脾陽的一種治法。自命門學說興起,此法變為溫腎陽以暖脾陽之法;培土生金法的補脾氣以益肺氣的一種治法;金水相生法的滋養肺腎之陰的一種治法等。按五行相克理論確立的治法有:抑木扶土法的疏肝、平肝以輔佐脾運的一種治法;培土制水法的補脾、溫脾以治腎水泛濫的一種治法;佐金平木法的滋補肺陰與清瀉肝火並用的一種治法;瀉南(火)補北(水)法的清瀉心火佐以滋養腎陰的一種治法;補火瀉金法的溫通心陽以化肺飲的一種治法等等。

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