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2020年上半年快將落幕的時刻,中美政經關係出現一絲暖意。17日楊潔篪應約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會面,就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這個會面表明,中美開始着手管控兩國的緊張關係。18日劉鶴給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開幕發來書面致辭,強調繼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而中美經貿關係有了新變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6月15日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限制全球貿易的背景下,中國重新成為美國最大的交易夥伴。相信這個現實會給美國政客上了一課,美國企業應該明白,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市場。
美最大交易夥伴
最近幾年,中美貿易戰持續加碼,貿易戰更擴展到科技戰、金融戰,美國有政客更頻繁鼓吹與中國完全脫钩。但是,經濟因素卻將兩國更緊地抓在一起。從美國方面公布的資料來看,在新冠肺炎疫情限制全球貿易的背景下,4月份美中雙邊貿易額增至397億美元,較3月份增長近43%,再度超越美國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貿易額,中國重新成為美國最大交易夥伴。
這個消息對美國農戶和其他出口商而言是少有的亮點,也給那些動輒叫囂對華脫钩的美國政客上了一課。特朗普這幾年一直在和中國打貿易戰,但事實上,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是很明顯的,比如在3月至4月,兩個月時間,中國出口美國口罩278億隻,防護服1.3億件,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美國提供這麼多防疫的救命物資?
媒體分析認為,儘管對華鷹派繼續督促在經濟上與北京「脫钩」,但是,實際上作出生產和銷售的決定的是政府部門之外的公司,他們的考量要複雜許多。誰都無法讓美國企業放棄中國。相反,最近幾周,多家舉足輕重的美資企業還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福特公司宣布與比亞迪達成了供貨協定;通用汽車也同樣在近日宣布,將與中國電池製造商進行「非常緊密」的合作;特斯拉也正在加快其上海工廠的擴建步伐;沃爾瑪則在疫情期間宣布擴大中國市場業務。駐華美國商會在疫情高峰期之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83%的受訪美國企業不願意撤離中國市場。
國際輿論評價稱,美國企業明白,如果一家美企撤離中國,其空缺極有可能很快被競爭對手填補,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市場。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過去40多年時間裏中美早已深度交融,經濟客觀規律不可能以某些政客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中美兩國合作,可以實現貿易互補,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幸事。正如楊潔篪17日指出的,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中美雙方唯一正確選擇。
目前中美關係遇到了建交以來的最大挑戰,但從雙方以及全球戰略而言,中美關係終歸還是要好起來。18日劉鶴強調繼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也釋放了積極信號,中美需要相向而行,以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為基礎,穩定中美關係,為中美關係注入新的內容。
中國吸引力會更強大
在中美兩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之後,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中美關係出現了不少波折。時隔幾個月,中美高層會面,尤其是面對面的交流,體現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能夠穩定中美關係的預期。同時,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管控分歧,化解矛盾,中美雙方向世界釋放了比較好的預期,對於當下低迷的世界經濟是利好消息。
在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即使那些反對中國政治的人也感到,他們需要中國經濟來維持繁榮。據世界銀行日前預測,受新冠疫情衝擊,2020年全球經濟可能下滑5.2%,但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唯一可能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美國媒體也開始給中美經貿關係加溫。《華爾街日報》15日的報道對中國在中美經貿關係乃至全球貿易形勢中的作用給出了罕見的積極評價:「中美擴大貿易能夠促進全球產業鏈恢復,進一步提振疫情下的世界經濟,為各國恢復生產提供有利影響。」「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的一項預測,中國是今年唯一可能實現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報道還引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艾倫的話說:「中國看起來可能會在2020年乃至2021年成為全球GDP增長的最大引擎。我們當然希望美國公司能從中受益。」
《紐約時報》15日的報道則列舉出國際上多個與中國經濟緊密聯繫的例子,如澳洲龍蝦產業、日本馬桶製造商東陶、日本口罩製造商愛麗思、德國照明設備企業歐司朗等等,甚至給出這樣一句總結:「中國的經濟實力仍是避免全球持續衰退的最後希望,企業也在努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形勢和風險。」
彭博社15日發文稱,由於企業對(中美)這兩個巨大的市場懷有長久的野心,「脫钩」將很難做到。
CNBC在12日的報道《美國施壓或加速大中華區市場增長》中則指出:美國施壓中國企業從美國退市將加速中國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增長,因為投資者仍有意願追尋中國市場的長期機遇。文章還引用美國金瑞基金首席投資主管布蘭登·艾赫恩的話說:不讓投資者投資增長迅速的公司是「一個嚴重錯誤」,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