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台疫情紓困方案一變再變,「閣揆」蘇貞昌於5月4日宣布紓困二部曲,包括農漁民及有工作無保的弱勢大約170萬人受惠,還舉例賣玉蘭花及舉廣告牌的人可領新台幣1萬元。消息一出,各縣市區公所擠爆詢問者,結果公所毫無所悉,不知如何處理,原來「行政院」公文尚未「出門」;而且紓困標準訂得過於繁瑣,基層公務員成了民眾出氣包,申請撲空的民眾氣得灌爆蘇貞昌的臉書。蘇貞昌這回踢到了大鐵板,連民進黨的台北市議員王世堅也負評「防疫95分,紓困59分」,堪稱上演「萬元紓困之亂」,暴露蔡英文當局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的問題。
層層障礙 怨聲載道
由於第一波的現金紓困對象太過狹隘,未照顧到許多困苦民眾,因此蘇「內閣」追加納入「農漁民」及「未加保勞工」兩大族群計170萬人,每人發給新台幣1萬元。然而,因蔡當局對疫情衝擊的評估失準,所以一再追加特定族群,卻總是遺忘一般民眾的艱苦;尤其,蔡當局把紓困視為自己向民眾施恩的「特權」,卻忘了這些資源皆取自納稅人的辛勞所得。為何原本立意良善的一項「德政」會變成了「劣政」呢?主因是高官們一心搶要表功,卻又對民眾設下層層苛刻的障礙,於是怨聲載道。
尤有甚者,蔡當局同一案發布的紓困對象,農民可以免申請補貼即自動入帳,而不定時工卻要過五關斬六將等候審核,無論如何是說不通的事。類此奇怪的差別待遇,除顯示蔡當局「重農輕工」及意圖綁樁的不公平心態,更重要的原因是紓困案的設計本身不夠合理,充滿「防弊」戒心,才羅列諸多條件勞師動眾地審核。為了防杜少許偽冒,卻讓幾十萬底層勞工為了準備證明資料而往返奔波,其實未必明智。
倉促上路 縣市抓狂
總體看來,此次疫情催逼下的緊急紓困,測試行政體系在最短時間內動員人力物力,紓解民眾「現金短缺、無力生活」的行政能力。此次「萬元紓困之亂」暴露了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紓困方案未讓縣市地方參與即倉促上路,使得縣市政府淪為配合執行的工具人。其實,縣市政府是執行紓困政策的第一線,比較接地氣、了解民眾需求;蔡當局制定政策前,應與各縣市充分溝通,研擬好配套措施再公布,以免民眾失望而抱怨連連,各縣市手忙腳亂又成受氣包。尤其,蔡當局關起門來,不聽外界建言,應發放「全民現金」,反而認為是在野黨的「政治陰謀」,各種財經諮詢也排除「非我族類」的專家,使得在偏聽之下思慮難以周全,易生誤判。
第二、紓困對象有資格條件限制,就應在媒體宣導,避免誤解引發民怨。同時,蔡當局跳過縣市政府研擬政策,不僅人力、資源很難即時到位,政策施行倉促,縣市政府更無法一一掌握、做有效的橫向聯繫,第一線基層不得不各自為政,致使亂象叢生。尤有甚者,蔡當局欠缺簡政便民的同理心,連日來各縣市公所承接的民怨,一波波襲向蘇「內閣」。其實,台灣推動電子化政府多年,已掌握家戶所得大數據,為何還要紓困民眾準備一堆資料、填一堆文件,堪稱既擾民,又多此一舉。
第三、綜觀很多地方的紓困方案,基本上一次到位,所有受補貼對象與方式清清楚楚;反觀台灣「滾動式補綴」法,反而造成「漸進式折磨」,每擴增一個族群補貼,就是對遺漏族群的「心理折磨」。再者,蔡當局未能尊重專業,許多有效施政的訣竅,常是行政體系浸淫多年的中高級官員才全然洞悉;民進黨一執政,「非我族類」就不受重視或無法升遷,這些官員常冷眼旁觀類此「外行領導內行」者出紕漏。
總之,觀察蔡當局蘇「內閣」在防疫期間的紓困及振興任務,兩度通過新台幣數千億元的特別預算,卻因缺乏開闊的視野與胸襟,使各縣市忙到抓狂,蔡當局卻只贏得罵名。蘇「內閣」應該記取教訓,秉持參與、溝通、同理心三原則,謙卑與各縣市攜手合作,方能在經濟紓困的下半場做出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