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商報評論員 趙燕玲
昨日港府緊急宣布將向香港海洋公園注資54億元,本周五提交立法會審議撥款。修例風波加疫情雙重打擊令海洋公園遊客銳減,自年初1月至今關閉逾3月,入不敷出,已迫近倒閉邊緣。港府及時注資救亡,可令海洋公園在財政上暫時紓緩,得以保住這個香港本土主題樂園品牌;但54億元救助金也最多可供海洋公園續命1年,港府不可能長期使用公帑為海洋公園虧損兜底。因此,海洋公園若想重生繼續存活,最根本還是需要依靠市場和吸引遊客。
疫情打擊本港各行各業,尤其服務旅遊相關行業最難捱。自修例風波以來,黑色暴力不斷,訪港旅客就已銳減,接踵而至疫情襲港,海洋公園不得不閉園抗疫,儘管不開放接待遊客,但公園內設施維護、動物保護及員工工資等都是一大筆開支。據海洋公園主席昨披露,公園每月開支達1.4億港元,但過去幾月只有開支無任何收入,導致近7億元虧損,如若不能獲得政府撥款,將於今年6月倒閉。作為一個在香港長盛不衰風光數十年的本土主題樂園,海洋公園倒閉相信是每一個港人乃至海內外遊客都不願看到的結局,它不僅保留了許多港人的回憶,也是香港一個重要旅遊品牌,同時更關乎着許多受僱員工及動物的命運,所以,生死存亡關頭,港府為保公園撥款54億元很有必要。
但是港府不可能一直為海洋公園虧損「埋單」,海洋公園也不能總是依賴政府資助續命,如若園方不能積極開展自救,最終也難逃倒閉命運。海洋公園近幾年已開始轉衰,出現經營危機,收入從2014年開始就不斷下跌,連續4年虧損,2018/19年度虧損更擴至5.5億元,連續多年倒蝕錢已讓海洋公園曾經的盈利光環不再,要想繼續存活乃至重拾輝煌,必須徹底改革和創新,想辦法吸引遊客。其中一個辦法便是緊跟市場趨勢,不斷增加新的遊樂項目及節慶活動,海洋公園過去多年都未有新的設施更新,唯一新增年底即將建成的水上樂園,設施陳舊、創新不足是遊客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海洋公園須汲取教訓。其次,海洋公園急需重新塑造其獨特定位及品牌,面對區內同類型主題樂園不斷興起創新,香港海洋公園早已不是那個唯一或者屈指可數的選擇,如何令自己在眾多競爭者中突出品牌特點及優勢是海洋公園需要考慮的方向。最後,循不同途徑開拓市場也是力點,海洋公園最核心的收入來源還是依靠遊客入園消費,除了增多優惠項目鼓勵本地遊客,內地及亞洲區域內遊客更是重要市場,海洋公園可增加與旅行社合作,或者與區內其他景點樂園如迪士尼及珠海海洋王國等聯推套票優惠。
當然,以上種種措施還必須依賴一個穩定及安全的社會環境,如果疫情不止,香港長期封關,或者非法示威聚集繼續「遍地開花」,黑色暴力捲土重來,縱然有再好的重生方案和創新策略,都是枉然。海洋公園的生存危機是本港服務旅遊業困境的一個縮影,它們的生存需要依靠市場,需要依靠人流,而這一切都需要香港擁有穩定及安全的環境作為首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