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张丽娟报道: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国际引资竞争。在4月3日商务部召开的应对疫情稳外资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表示,商务部已采取多项措施稳外资,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中国吸引外资的“四大优势”没有变,商务部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
联合国贸发会议3月26日发布《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对3月8日预测结果202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5%到15%作出了调整,认为受疫情加重的影响,2020年至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降30%-40%。宗长青认为,“蛋糕”大幅缩小,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引资竞争。他重申,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发展趋势没有变,中国超大市场规模的强大磁吸力没有变,在产业配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经营的信心没有变。商务部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全年稳外资工作。
宗长青援引一些专家学者的分析称,中国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大概率成为今年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中国美国商会3月25日调查显示,40%的企业将按原计划加大对华投资,这一比例比2月提高了17个百分点,证明外商在华投资预期是趋稳的,投资信心正在加快恢复。
境外疫情带来四大冲击
宗长青介绍,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据外贸外资协调机制监测,截至3月30日,8756家重点外资企业中,66.9%的企业产能恢复率超过70%,只有14.5%的企业产能恢复率不足50%。从行业看,制造业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较快,超过7成产能恢复率达到70%以上;约6成的服务业外资企业营业额达到平时的70%以上。
关于疫情全球蔓延对吸收外资影响,宗长青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但疫情在境外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对我吸引外资以及外资企业复工复产造成了新的负面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企业用人难点从本地转为外籍,国内人员返岗进度加快,但外籍高管、技术人员离境来华受到更多限制。二是物流堵点从国内变成国际,欧美多地港口关闭、航线停飞,空中运力缩减了一半、费用大幅上涨。三是供应链断点从国内移至境外,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修复,但欧美日韩多处工厂停摆,外资企业所需部分高技术中间件、新材料面临断供。四是出口订单痛点从产能不足变为外需萎缩,境内企业产能逐步恢复,但境外需求下降,订单取消或延迟,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了新的冲击。
在建外资大项目近全数复工
疫情蔓延给今年稳外资工作带来挑战,但特斯拉、星巴克等仍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国家。在外资大项目服务保障方面,宗长青表示,商务部会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外资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台账,动态管理,跟踪服务,责任到人。据监测,241个在建外资大项目中,238个(占比98.8%)已复工,正在加快建设。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重点做好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稳存量、促增量,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和再投资,抓好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和落地,为全年稳外资工作作出重要大贡献。
地方发力稳外资效果明显
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研究出台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文件,还重视推广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介绍,2月14日印发了《关于推广山东省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外商投资若干措施的函》,将山东省推出的19条稳外资政策措施向全国推广。各地纷纷参照借鉴,截至目前,24个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45份稳外资政策文件,其中由省级党委、政府层面出台文件的8份,商务部门与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合发文的3份,商务部门单独发文的34份,配套采取了多方面措施。
朱冰具体介绍,江苏建立省、市、县(区)三级服务协调机制,协调推进霍尼韦尔、LG化学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配套企业同步复工。疫情以来,签约外资项目118个,预计投资总额143.6亿美元,引进了星巴克昆山“咖啡创新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
山东在商务部指导下,推动韩国现代汽车32家配套企业及时复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致信表示感谢;向21个省市发送请求协助复工函,“点对点”跟踪推进省内45家外资企业的202家配套企业复工。
广东运用省长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今年以来妥善解决了50多家外资企业诉求。密切跟进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油壳牌三期等在谈在建重点项目,加快项目进程。
上海今年对7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开展全覆盖走访,联系了近7成在沪外资企业,帮助解决防疫物资、上下游协同复工、物流运输、融资需求等方面问题,共收到企业诉求553项,已解决546项。
浙江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开展“网上招商会”“网上洽谈会”等云上招商方式,由“面对面”转向“屏对屏”,确保联系不断、项目不丢。近期通过“云签约”引进外资项目74个,总投资62.1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