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蔡英文勝選後向大陸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稱這八個字是兩岸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繼而,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時,明確拒絕大陸的「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並宣稱「我們沒有必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時重申「九二共識」作為兩岸「定海神針」的重要性,強調兩岸須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因為它是不動如山的兩岸對話基礎;馬曉光還批評「不要誤判情勢」,認為蔡英文的講話形同「兩國論」,並重申六個「任何」,絕不允許「台獨」。由此看來,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不樂觀,兩岸要恢復對話協商恐仍是難上加難。
兩岸關係再陷僵局
蔡英文2016年520上台時提出依照「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推動兩岸關係,大陸認定蔡並未講出「必須講」的部分,亦即沒有講出兩岸關係的定位必須立足「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內涵,使得兩岸陷入對話與協商均停擺的僵局,如今蔡英文再度勝選連任,未來4年將再次面臨僵持的局面。其實,蔡英文上台迄今,兩岸制度化協商與對話的渠道完全中斷,主要原因在於兩岸互信基礎已蕩然無存,未來兩岸是否能恢復協商與對話之關鍵,仍在於互信能否建立。
溯自兩岸兩會於1992年在香港舉行會談,儘管會談無功而返,但嗣後兩會雙方達成對於兩岸關係定位的互信基礎是「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之後蘇起將之簡化為「九二共識」;大陸對此的理解則是「中國只有一個,但在事務性協商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儘管兩岸當局「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但已足以形成兩岸關係定位的互信基礎。
再說馬英九主政期間亦植基「九二共識」,不僅恢復了中斷達13年的兩岸兩會協商機制,並且一共舉行了11次兩會高層會談並簽署了23項協議,並且還舉行歷史性的習馬會,堪稱為「九二共識」建立兩岸互信,為兩岸關係的良好發展及兩岸復談達成眾多重要協議,從而交出亮麗的績效。而馬英九時期以前的陳水扁,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陷入協商中斷及氛圍緊張的困境。
大陸將持續壓縮台空間
蔡英文上台3年多以來,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內涵,復以大陸認定民進黨在暗推「漸進式台獨」,使得兩岸互信很難建立,兩岸關係陷入「冷對抗」之中。尤其近一年來,蔡英文試圖以「中華民國台灣」置換民進黨的「獨立國家」夢想,讓人質疑蔡英文「變裝成功」,因而能吸納大小綠和中間選民的選票,而民進黨則藉「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來掩護「獨派」前進。
如今蔡英文接受BBC專訪雖強調「沒有更改國號的問題」、「稱自己是中華民國台灣」,但她以英文表述的「中華民國(台灣)」,更難以自圓其說「我們維持現狀的政策沒有改變」,如此將坐實大陸「兩國論」的指控,使兩岸從目前的對立走向衝突,屆時台灣恐難以獲得美、日等國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甫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日本也正與大陸磋商「第五個政治文件」,在在顯示美、日都在與大陸化解分歧,試圖改善或提升雙邊關係。對此,立足「聯美、親日、抗中」戰略、單邊押寶的蔡當局必須特別當心,特朗普對於兩岸的態度會有何變化?是否會在兩岸之間作出重大取捨?同理,日本會如何處理對台關係?是否會在兩岸間也作出重大抉擇。
據悉,蔡當局有意向大陸倡議恢復陸客赴台個人遊、團客人數增加等,並且僅以「內閣」人事改組向大陸釋出善意,此舉恐怕沒有切入要點;其實,大陸在意的並不是新「內閣」的人事問題,關鍵還是在於蔡英文的兩岸論述及兩岸關係的定位問題,只要蔡英文始終未表述兩岸關係的性質或定位為類似「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或「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即使蔡展現獲得史上最高得票的自信,恐怕仍很難獲得大陸的諒解,要期盼能恢復兩岸對話協商及促成習蔡會,也恐淪為緣木求魚。可以預判,選後一段時間,大陸將持續壓縮台灣的全球參與空間及斷絕台「邦交」,而恢復陸客赴台個人遊及增加團客人數,也將在「兩岸氛圍不宜」之下注定不可能實現,使得兩岸關係更加嚴峻及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