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和师娘”还没走远,“父与子”又手牵手朝吃瓜群众走来。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最早一篇刊发时其子仅10岁。
《银行家》作为中国社科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在列的专业刊物,“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在行业内发稿需求量大、版面资源相当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有如此闲情逸致,向外界大秀主编的“舐犊之情”,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甚至涉事主编自己在刊物上也坦言一度有“以权谋私”的忧虑,但很快便用“举贤不避亲”的理由自我说服,甚至直到被学者举报、有媒体追访时,涉事主编依然坚持认为刊登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孩子的文章没有问题。不管主编儿子的作品多么文采斐然,但对其进行专业评价显然不该在跨专业的金融类期刊进行,更何况主编还是作者父亲。
行业类核心期刊是否有必要专辟文艺板块或许见仁见智,但十余年间开设主编父子专栏的做法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因人设版”,涉事期刊主编口中所谓的专门策划、审稿团队和程序,事实上已经形同虚设,由此也令人生疑,涉事刊物主体部分对其他专业文章的评审、刊发流程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非专业、跨专业的文章发在专业期刊,于期刊而言,可能无甚大利可图,但对刊发者及其监护人而言则未必。在当下的教育、升学评价机制中,未成年人能在权威刊物多次发表文章,可能是对其进行破格、优先甚至降分录取的一块敲门砖,过去那些制作精美的升学面试简历经常在社交平台被热议,在未成年人桩桩件件的加分项背后,有的家长是否动用了全家的资源、进行超常规的努力?具体到本个案,主编儿子的发表作品列表与其升学历程究竟有怎样的关联,有待后续的独立、权威调查继续跟进。
“举贤”当然可以“不避亲”,但前提是有一套专业、独立的审核机制,“导师与师娘”的风波如此,“父子专栏”亦然。回避机制常见于司法乃至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但显然并不应局限于此,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必须有对人徇私的最基本防范。各种血亲、姻亲甚至权力、学术攀附或许真的防不胜防,但对“父子情”这类最明显、最直接的回避选项,还是应该有最基本的甄别和防范。
因为“导师与师娘”受到舆论热议,激起了业内人士举发以前可能圈内见怪不怪的类似情况,对建立公平公正的期刊编发机制而言,这不失为一次清理、整顿的机会。有必要由各期刊主管机构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地毯式筛查,并广泛接受公众对学术不规范、期刊管理混乱行为的随手举报。
到底还有多少师生情、父子情在核心期刊上轮番上演,由此又能牵出多少因文章发表而获得灰色利益?不仅个案需要彻查,期刊发表乱象更需要来一次彻底的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