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子文
今屆區議會選舉建制派遭到歷來最大的一次挫敗,選舉結果難免令人失望,但也要看到,這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一次不公平的區選。過去香港從來沒有試過在暴亂期間進行選舉,更何況這是一次香港最大規模的暴亂,在投票日前夕,更爆發出了「全港三罷堵路」、激烈的中文大學、理工大學攻防戰等,有市民更被暴民擲磚致命。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根本就不應該、不適宜進行一場全港性選舉。但最終,區選還是如期進行,雖然在投票日並沒有爆發激烈的衝突,但長時間的「黑色暴力」已經籠罩區選,令到選舉不可能在正常、公平下進行。由選舉開始第一天起,建制派已經在極度不公平的環境下作戰。
資料圖
極端心理無限放大
在政治大環境上,接連5個多月的反修例暴亂,導致香港社會嚴重分化撕裂,區選變得高度政治化,歷來最高的選民人數及投票率,反映區選已經全面立法會化、全面政治化,原來應該聚焦地區民生議題的區選已經變質,這對於紮根地區、以地區工作為根本的建制派候選人無疑極為不利。
必須指出的是,這次區選錄得歷來最高的投票率、最高的投票人數,建制派並遭遇最慘烈的一場挫敗,反映不少市民確實對政府在修例一役上的處理手法有意見、有不滿、有怨氣。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市民只能夠通過區選投票表達不滿,而建制派作為政府的「天然盟友」,自然成為被「遷怒」的對象。因此,在這次區選中,不少在地區經營多年,有政績、有熱誠、有能力的建制派候選人,竟然輸給才「空降」幾個月,毫無地區服務的對手,當中只能說明不少市民是出於一種逆反心理投票,不管建制派的對手是誰,不管他們的水平能力,只要是建制派的對手,就一概支持,這並非是為社區選出最好人才,而是出於一種「懲罰建制派」的極端心理。
在這種心理下,自然出現這些外人看來不合理、不可思議的結果。在正常日子,抱持這種極端心理的人只屬少數,但在當前狂飆的政治氣氛下、在當前的政治大氣候下,這種極端心理被無限放大,從而重創建制派選情。這是大氣候、大政治環境使然,建制派非戰之罪。
紮根地區 拿出佳績
毫無疑問,建制派正遭遇一段「黑暗歲月」,但只要是選舉就有贏有輸,世上沒有「長勝將軍」,現在更沒有多少時間讓建制派自怨自艾,香港已經進入選舉季,區議會選舉只是第一關,之後還有立法會補選、立法會選舉、特首選委選舉、特首選舉等大戰,每一戰都關係香港的穩定。建制派現在需要的是收拾心情,全面檢討選舉得失,尤其是要對自己的工作、對於愛國愛港路線懷有信心。
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遭到挫敗不是首次,在2003年「七一遊行」後的區議會選舉,反對派參選人同樣喊幾句口號,已能躺着也當選,將建制派打得大敗。但結果如何,下一屆建制派已經能全面反盤,原因很簡單,政治狂飆只是一時,市民需要的始終是做實事、為社區服務的區議員,不是「全職抗爭者」,反對派人士靠搞政治當選,很快也因為搞政治而落選,群眾眼睛是雪亮的,這些撈取政治油水的政客很快就會現形,很多市民將會後悔自己所投的一票,就如2003年一樣。
區議會選舉結束,意味立法會選舉的開始。反對派為了乘勝追擊,必定會繼續挑動政治對立,繼續煽動暴力,為立選鋪路。立法會戰役已經打響,建制派必須及早振作,準備下一輪的大戰。雖然這次區選建制派敗了,但建制派的總票數並不算差,並且錄得顯著增長,取得過四成的選票也說明建制派並沒有崩盤,建制派的支持者依然穩健。所以,建制派候選人應對自身工作有信心,拿出更多的努力,繼續深耕社區,紮根地區,憑着汗水、辛勞爭取市民信任,臥薪嘗膽,重新出發,在下一次打出翻身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