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奉楚
日前,浙江杭州江幹區法院通過微信朋友圈小程序投放“懸賞令”,精准曝光“老賴”。法院向“老賴”的親友、同事等周邊人群朋友圈進行精准投放,曝光其失信內容,並鼓勵知情人舉報財產線索,最高獎賞達886萬元。法院表示,這樣做是為讓被執行人迫於熟人傳播的壓力而履行義務,也希望通過有償舉報掌握被執行人的隱匿財產線索。
近年來,由於一些人誠信意識極度缺失,賴賬不還,在法院裁判生效後依然挖空心思逃避責任,極大地損害了債權人的權益和法律尊嚴。如果失信老賴受不到應有懲戒和壓力,無疑將形成耍賴可以獲利的思想,助長背信棄義的不良社會風氣。而利用小程序投放“懸賞令”對老賴進行精准曝光的做法,顯然能夠形成強大壓力,倒逼老賴履行義務。
隨著交通便利度增加,人們的出行和流動成本更低,逃避責任的機會隨之更多。一旦某個失信老賴脫離原來的工作生活圈子後來到其他地方,基本上感受不到來自熟人社會的道德壓力,法院傳統的執行措施也難以發揮制裁和限制作用,以至於一些失信老賴可以長期逍遙法外。如某人被法院判定為失信老賴後可能遠走高飛,讓法院找不到人和財產,而新環境中的鄰居和同事也不會知道其是老賴,這樣的話,相當於“人走債了”,換個地方就能規避生效裁判確定的義務。
法律的權威通過裁判及對生效裁判的執行得以實現,惡意規避生效裁判確定的義務是最大的不誠信和最大的蔑視規則。如果欠賬可以不還且受不到任何懲戒,老賴就會越來越多,人們的交往和交易成本將大幅攀升,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在社會交往和交易中不會成為受害者,而侵權者又會老老實實地承擔責任。
只有最大限度地制裁和約束拒不執行生效裁判的老賴,方能有效維護受害者權益,讓裁判切實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捍衛司法權威和法律尊嚴。為懲戒和約束老賴,根據《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定,法院可對老賴施加各種懲戒制約措施,如限制出境、限制消費、公開曝光、限制從事特定行業、罰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實踐中,法院往往通過電視台、報刊、網絡等方式公布老賴信息,但隨著傳播工具和傳播方式的更新,一些傳統方法難以發揮應有的曝光效果。利用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既可以擴大曝光覆蓋面,增強傳播效果,又可向老賴工作生活的周邊人群精准曝光。這相當於用技術手段構建了“准熟人社會”,讓老賴“逃”到哪裏都會臉面丟盡,解決了陌生人社會中“道德壓力”不足的尷尬。
建設法治社會和信用社會,容不下無視道德和規則、拒不執行生效裁判的老賴行為。只有盡最大限度約束、制裁老賴,方能提高失信賴賬成本。當前對老賴的制裁和限制措施不是太多,而是手段太少,先進技術手段不夠用。
近年來,一些法院推出為老賴訂制彩鈴、通過APP標注老賴電話、通過今日頭條曝光老賴等創意,加上杭州江幹區法院推出的通過朋友圈曝光老賴的做法,都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創新之舉,值得加以推廣應用。在此基礎上,亟須盡快構建多部門、多行業、多手段、全領域、全方位的聯合懲戒、曝光體系,讓老賴處於寸步難行、聲名狼藉的圍剿中,承擔高昂的失信代價。
漫畫/陳彬